法罗群岛[fǎ luó qún dǎo]

法罗群岛(Føroyar)由位于北大西洋中的18个岩石岛屿所组成,是丹麦王国的一个海外自治领。地理位处挪威西方约602公里,苏格兰西北方约310公里处。据推测法罗群岛是在公元8世纪时被发现。

目 录

1基本资料

2简况

3历史

4地质地貌

5气候

6动植物

7社会状况

  1. 7.1 总述
  2. 7.2 政治
  3. 7.3 议会
  4. 7.4 政府
  5. 7.5 政党

8居民

9经济

  1. 9.1 说明
  2. 9.2 渔业
  3. 9.3 农业

10财政

11外贸

12交通

13民生

14文教

1基本资料

面积
法罗群岛的NASA卫星图

  法罗群岛的NASA卫星图

面积为1399平方公里。
人口
4.5万人(2001年)。居民绝大部分为纳维亚人后裔。语言主要为法罗语,通用丹麦语。多数人信奉基督教
首府
托尔斯港(Thorshavn,又译托尔斯豪恩或曹斯哈恩
人口1.65万人(2000年)。
总督
贝吉特·克莱伊斯 (Birgit Kleis,2001年11月1日上任)。
邦旗白色象征晴朗的天空以及拍打着群岛的浪花;蓝和红色源自当地人传统头饰,也是挪威和冰岛国旗的颜色。
法罗群岛邦旗

  法罗群岛邦旗

2简况

欧洲大西洋北部的火山群岛。位于挪威苏格兰设得兰群岛冰岛之间的北大
法罗群岛

  法罗群岛

西洋海域。是西北欧到冰岛航线的中途站。在北纬61°25'-62°25'和两经6°19'-7°40'之间,分布有18个小岛和岩礁,其中17个岛有居民。较大的岛屿有斯特勒姆、东岛、南岛等。多山,冰斗、U形谷发育,最高点海拔 882米。各岛海岸线曲折,多峡湾。海岸线总长1117公里。平均海拔高度300米。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1月平均气温3.4℃,7月 10.3℃。年均降水量1168毫米,雾日200多天。海鸟群集。沿海盛产鱼类,居民主要以捕鱼为主。养羊业亦盛。
丹麦法罗群岛斯特伦的托尔斯港港口

  丹麦法罗群岛斯特伦的托尔斯港港口

大西洋岛群,在冰岛和设得兰群岛(Shetland Islands)之间,构成丹麦王国内一自治社区。由17个有居民岛和一个无人小岛和岩礁组成,总面积1,399平方公里(540平方哩)。主要岛屿有斯特伦(Streym)、东岛(Eysturoy)、沃格(Vagar)、南岛(Sudhuroy)、桑岛(Sandoy)和博罗伊(Bordhoy)。首府托沙芬(Torshavn)在斯特伦岛上。人口约48,400(2004)。

3历史

法罗群岛是北欧国家丹麦的海外自治领地。地理位置介乎挪威海和北大西洋中间,处于挪威到冰岛之间距离一半的位置。法罗群岛陆地面积1399平方公里,由17个有人岛和一个无人岛组成,居民多为斯堪的纳维亚人后代,基督教路德会的教友,官方语言为法罗语丹麦语
岛徽

  岛徽

公元650年爱尔兰僧侣移居此地。1035年成为挪威属地。1397年作为卡尔马联盟组成部分,受丹麦管辖。二战期间受英国控制。1948起成为丹麦的自治州。岛上现设有北约雷达设施和丹麦海军基地。有自己的旗帜、邮票、特别护照和货币。丹麦克朗也可流通。1974年与欧共体签署自由贸易协定。1977年宣布渔区由20海里扩至200海里。1984年宣布为无核区。1985年宣布群岛对地下资源拥有主权。1992年,丹麦政府同意将地下矿产主权移交自治政府。1998年,丹麦政府与自治政府签署新的经济关系协议,同意自治政府自行处理经济和金融事务
群岛最初称费勒伊阿尔,用公羊作民族的象徵可能即由此而来。约700年,爱尔兰僧侣最早移居这里。800年左右,为北欧海盗的殖民地。1000年前後,挪威国王使岛民信奉基督教。奇尔丘伯乌尔(Kirkjubour)有哥德教堂遗迹;该教堂为埃兰(Erlend)主教(1269~1308)始建,但从未竣工。1035年法罗群岛成为挪威一省,1380年与挪威的其他地方一并转归丹麦。公元600年左右,一批爱尔兰僧侣到此定居。
公元9世纪,维京人进占法罗群岛。
970年一度成立共和国,但实为苏格兰奥克尼伯爵(EarlofOrkney)的附庸国
1280年随奥克尼群岛成为挪威占领地。
1380年随挪威并入丹麦。
1650年成为丹麦冯嘉保家族(VonGabel)的封建领地。
1709年行政上脱离挪威,隶属西兰(Zealand)主教管区。贸易由丹麦王室垄断,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1720年划为丹属冰岛辖地。
1776年划归西兰郡管辖。
1816年被析置为海外郡。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丹麦战败后(1940~1945),英军进占法罗群岛。
1906年建立地方自治党(HomeRuleParty)。1912年法罗斯语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学校和教会的认可。1938年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只用法罗斯语教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占领丹麦时,英国控制法罗群岛,这种局面激起了地方自治的要求。1946年议会选举时推翻了早先一次全民公决中多数人要求独立的投票後,谈判重新在哥本哈根开始。
1948年3月30日,法罗群岛获丹麦授与高度自治,成为海外自治领地。1948年群岛被准许在丹麦统治下自治,有自己的旗帜和货币单位克朗(krona)。法罗人与丹麦人有同等的地位。1965年开办了用法罗斯语言和文化进行教学的托沙芬法罗学院
1974年与欧共体签署自由贸易协定。1977年宣布渔区由20海里扩至200海里。1984年宣布为无核区。1985年宣布群岛对地下资源拥有主权。1992年,丹麦政府同意将地下矿产主权移交自治政府。1998年,丹麦政府与自治政府签署新的经济关系协议,同意自治政府自行处理经济和金融事务早期法罗人的口头文学成为19世纪现代民族主义的基础,民俗学家哈梅尔斯海姆(VenceslausUlricusHammershaimb)在此基础上创造了书面法罗斯语。民族主义运动使古老的法罗群岛议会(陪审团和议会合二而一)很快在1852年恢复,也使垄断贸易很快在1856年结束。

4地质地貌

岛屿由覆盖冰川堆石或泥炭土壤的火山岩构成,地势高耸崎岖,有险陡的峭壁。最
法罗群岛

  法罗群岛

高点在东岛的斯莱塔拉山(Slaettaratindur),海拔882公尺(2,894尺)。有被深狭谷隔开的平坦山顶。海岸线非常曲折,有峡湾,汹涌的潮流激荡着岛屿间狭窄的水道。

5气候

为温和的海洋性气候,气温变化不大,常有雾和雨。年降雨量约1,500公厘(60寸)。由于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港口相对无冰冻。

6动植物

无蟾蜍和爬虫类,也无土生的陆地哺乳动物。野兔、鼠和小鼠均为船只所带来。众多海鸟是一项重要的经济资源--海鹦可食,绒鸭的绒可用。天然植物有苔藓,野草和山地沼泽植物。这里西风强劲。由于常刮大风,岛上无天然树木;但已在防护种植园里种植一些耐风树木。

7社会状况

总述

群岛为丹麦国内一自治社区,派两名代表(每隔四年选举一次)参加丹麦一院
法罗群岛纸币

  法罗群岛纸币

制议会(Folketing)。法罗群岛议会有32名选举产生的议员,议员再选举一个以主席为首的行政机构。丹麦议会监管法罗群岛的外交、防务、货币和司法部门。驻群岛专员代表丹麦国王。教育以丹麦教育制度为基础。有几家医院和良好的医疗服务。

政治

设有自治议会和自治政府。经济、金融、交通通讯、文化、环境、地下
法罗群岛

  法罗群岛

资源、工商和市政建设由自治政府负责;教育、卫生和社会事务由丹麦政府和自治政府共同负责;司法、货币、国防和外交事务由丹麦政府掌管。总督由丹君主任命。在丹麦议会中有2个席位。近年来,法罗群岛独立呼声日高。2000年法罗群岛自治政府与丹麦政府就独立问题进行了四轮谈判,双方虽在使用共同货币等问题上取得了初步谅解,但在丹提供财政补贴和减免债务等关键问题上未能达成一致,在行政合作、两地公民享受对等权利方面也分歧严重。谈判于10月完全破裂,自治政府宣布将于2001年5月26日就启动独立进程问题举行全民公决。

议会

自治议会(Loegting)每4年选举一次,共有32个议席,分7个选区按比例代
法罗群岛

  法罗群岛

表制普选产生。本届议会于1998年4月大选产生。其中共和党8席,人民党8席,社会民主党7席,联合党6席,自治党2席,中间党1席。议长:芬伯吉?伊斯卡森(Finnbogi Isakson,共和党)。

政府

本届自治政府于1998年 4月大选后组成,共有8名成员:主席安芬?凯尔斯伯(Anfinn Kallsbery,人民党),主管外交、通讯、地方事务;会格尼·霍达尔(Hoegni Hoydal,共和党),主管自治、司法和北欧事务;约翰·彼得森(John Petersen, 人民党), 主管渔业和渔业加工;斯格纳·阿·布尼(Signar a Brunni,共和党),主管教育和文化;卡斯汀·汉森(Karstin Hansen , 共和党),主管财政和经济;芬伯吉·阿格(Finnbogi Arge,人民党),主管工商事务;伊得恩·伊尔特舆(Eydun Eltoer,自治党),主管石油和环境事务;赫丽娜·达姆·阿·尼尔斯特比(Helena Dam a Neystaboe,自治党),主管社会和卫生事务。

政党

(1)社会民主党(Social Democratic Party):1925年建党,1928年进入议会。主席: 阿特利?达姆(Atli Dam)。
(2)人民党(People's Party):1940年建党,同年进入议会。主席:约格万·松斯坦(Jogvan Sundstein)。
(3)联合党(Coalition Party):1906年建党以来,一直在议会拥有席位。主席:保利·艾勒弗森(Pouli Ellefsen)。
(4)共和党(Republican Party):1948年建党,1950年进入议会。主席:西格枘?汉森(Signer Hansen)。
(5)自治党(Autonomy Party):1906年建党,同年进入议会。主席:萨姆尔?帕托?格隆(Samal Petur i Grund)。
(6)中间党(Center Party):1992年建党,1994年进入议会。

8居民

法罗人来自斯堪的纳维亚,为约于西元800年在法罗群岛开拓殖民地的挪威海盗后裔。法罗人以小型居民点集居,几乎都生活在海岸边。官方语言为法罗斯语,与冰岛语、西挪威语和丹麦语关系非常密切。岛民多为丹麦福音信义会(Evangelical Lutheran Church of Denmark)的信徒。1801~1901年间人口增加两倍,自那时至今又增加一倍多。14岁以下者约占人口总数1/4。

9经济

说明

1900年后,群岛从农业社会(主要羊)发展成为经济以渔业和有关行业(特别是干鳕鱼出口)为基础的地区。1977年渔区的界线扩展到370公里(220浬)。辅助经济项目有捕鸟和养羊(羊毛供出口或用于当地小型家庭纺织业)。南岛开采煤矿。耕地仅约2%;主要作物有马铃薯、其他蔬菜和羊饲草。主要进口燃料、必需的工业品和运输设备。主要港口为托沙芬。沃格岛有机场。群岛与丹麦冰岛之间有定期的海上交通。夏季时与谢德兰群岛有船运来往。
90年代初经济出现困难,近年逐渐好转。渔业资源丰富。除鱼产品和部分羊肉能自给外,工业品主要进口。捕鱼和鱼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 1/4,鱼产品占出口总额96%以上。旅游业发展较快,手工业、建筑业、贸易、服务和运输业也在法罗群岛经济中占有一定地位。
国内生产总值(1999年):74.4亿丹麦克朗(约合10.66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99年): 18.8万丹麦克朗(约合2.73万美元)。
货币名称:法罗克朗(同丹麦克朗等值)。
汇率(2000年平均值):1美元=8.09克朗。
失业率:11%
(资料来源:法罗群岛统计局2000年数据)

渔业

渔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主要捕捞鳕鱼、黑线鳕、鲱鱼、鲭鱼、军曹鱼及虾。2008年捕鱼量达52.1万吨。拥有20万吨以上渔船150艘,总吨位约10.4万吨。[1]

农业

由于夏季气温低,仅能种植马铃薯和一些蔬菜。草场茂盛,畜牧业较发达。主要饲养羊、牛和马。农业人口只占人口总数1%。1998年养羊8万只、牛2149头。

10财政

近几年财政收支情况如下(单位:亿克朗):
1998 1999 2000
收入 29.87 34.7 35.8
支出 29.42 33.1 29.7
差额 0.45 1.6 6.1
1999年,丹麦政府对自治政府的拨款为9.73亿克朗。

11外贸

外贸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主要出口鱼产品、钓具、毛线及皮草,进口食品、牲畜、机械、交通工具、化工产品、原料、燃料等。丹麦是其主要贸易伙伴,2000年自丹进出口约占总进出口的30%。近几年贸易情况如下(单位:亿克朗):
1998 1999 2000
总额 55.0 65.3 79.9
进口 25.9 32.8 41.9
出口 29.1 32.5 38
2000年法罗群岛主要贸易伙伴其进出口情况如下(单位:亿克朗):
出 口 进 口
丹麦 11.89 丹麦 10.44
英国 7.3 挪威 8.56
德国 2.16 德国 2.35
法国 2.63 英国 1.95
西班牙 2.56 瑞典 1.48
(资料来源:《2001年丹麦统计年鉴》)

12交通

水运:有港口20余个,多为渔港。岛与岛之间有固定渡轮,岛外有航线直通冰岛、英国和欧洲大陆,到美洲的货运主要通过丹麦、冰岛和荷兰
空运:位于维格夷岛的维格尔机场是法罗群岛的唯一机场。全年有固定航班直飞丹麦和冰岛,夏季有航班飞往苏格兰和挪威。平均年客运量为12万人次。

13民生

1999年社会福利开支为11.8亿丹麦克朗。有医院 3所,病床 296张,医生82名,牙医38名,护理人员320名。各种汽车1.82万辆,其中私人小轿车1.47万辆。

14文教

实行9-10年制义务教育。丹麦语为必修课程。1998/1999 年度有中小学68所,学生7979人;师范、技术、商业、航、医护等专业学校11所,学生2166人。法罗大学是唯一的综合性高等院校。有5 家报社,1家电台,一家电视台。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 1.   杨洁篪 .世界知识年鉴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1年12月30日 :608

如果想投诉,请到百度百科投诉中心;如果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