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dōng nán yà]

东南亚(Southeast Asia)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才出现的一个新的地区名称。该地区共有11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2002年5月20日,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面积约457万平方公里

目 录

1基本简介

  1. 1.1 地理位置
  2. 1.2 人口宗教

2地形气候

  1. 2.1 地形
  2. 2.2 气候

3港湾海峡

  1. 3.1 金兰湾
  2. 3.2 马六甲海峡

4岛屿河流

  1. 4.1 中南半岛
  2. 4.2 湄公河

5印尼火山

6政治

7经济

  1. 7.1 发展与问题
  2. 7.2 各国的经济差异
  3. 7.3 热带作物

8自然资源

  1. 8.1 矿产资源
  2. 8.2 热带经济作物
  3. 8.3 粮食作物

9对华政策

  1. 9.1 东盟
  2. 9.2 华人

10旅游注意事项

1基本简介

地理位置

亚洲东南部地理位置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方面它是亚洲纬度
东南亚

  东南亚

最低的地区,是亚洲的赤道部分;另一方面它正扼亚澳之间的过渡地带,这在气候和生物界均有明显的反映;本区也是太平洋印度洋的交汇地带.这种地理位置使东南亚具有湿热的气候,并形成繁茂的热带森林,是本区与其他区的根本差异。东南亚在构造地形上可分为两大单元,一是比较稳定的印度-马来地块,一是地壳变动比较活跃的新褶皱山地。具有赤道多雨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两种类型,自然植被以热带雨林热带季风林为主.可分为二个亚区。
半球划分: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连接亚洲大洋洲
经纬度位置: 92°E~140°E ,10°S~23°26’N
海陆位置:北邻亚洲、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南邻大洋洲

人口宗教

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之一。人口特点是人口稠密,多华人聚居。人口多分布在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东南亚各国都是多民族的国家,全区有90多个民族。人种以黄色人种为主。东南亚也是世界上外籍华人和华侨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宗教:
菲律宾
|【罗马天主教】(80%),【伊斯兰教】(5%),基督教【福音派】(2.8%),【基督堂教会】(2.2%),菲律宾独立教会(2%),其他【基督教】教派(3%),其他(菲律宾原始信仰、【大乘佛教】、【犹太教】和无宗教者)(5%)
越南
|【大乘佛教】(81%),【罗马天主教】(5%),【上座部佛教】(2%),【高台教】(1%),【新教】(1%),其他(【泛灵信仰】、【和好教】、【伊斯兰教】和无宗教者等)10%
柬埔寨
|【上座部佛教】(95%)、【伊斯兰教】、【基督教】和泛灵信仰(5%)
老挝
|【上座部佛教】(65%)、【泛灵信仰】(32.9%)、【基督教】(1.3%)、其他(0.8%)
泰国
|【上座部佛教】(94.6%)、【伊斯兰教】(4.6%)、【基督教】等(0.8%)
缅甸
|【上座部佛教】(89%)、【基督教】(4%)、【伊斯兰教】(4%)、【泛灵信仰】(1%)、其他(2%)
马来西亚
|【伊斯兰教】(58.4%)、【大乘佛教】(22.2%)、【基督教】(9.1%)、【印度教】(6.1%)、【泛灵信仰】(5.2%)
新加坡
|【佛教】(42.5%)、无宗教者(15%)、【伊斯兰教】(15%)、【基督新教】(10%)、【道教】(8%)、【罗马天主教】(4.5%)、【印度教】(4%), 其他(1%)
印度尼西亚
|【伊斯兰教】(86.1%)、【基督新教】(5.7%)、【罗马天主教】(3%)、【印度教】(1.8%)、其他(【佛教】和无宗教者)(3.4%)
文莱
|【伊斯兰教】(67%)、【佛教】(13%)、【基督教】(10%)、其他(原始信仰等)(10%)
东帝汶
|【罗马天主教】(90%)、【伊斯兰教】(5%)、【基督新教】(3%)、其他(【佛教】、【印度教】等)(2%)

2地形气候

地形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部地势较高,山脉呈掌状向南展开。大河下游和河口为冲积平原
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地势高峻,沿海有狭窄平原;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不稳定,火山地震活动非常强烈。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爪哇岛上多火山灰,土壤肥沃。
东南亚

  东南亚

气候

中南半岛大部分: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成因:东南季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 受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交替控制.
马来群岛大部分: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成因:纬度低,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气流上升为主

3港湾海峡

金兰湾

越南东南部的海湾,东南亚著名的天然港湾是位于富庆省南部海岸.港湾深入内陆17公里,南北长32公里,宽约16公里,群山环抱,东面岛屿屏蔽,面临深海,为天然良港.港湾由冲空山和凤凰山两半岛合抱成葫芦形的内外两个海湾.内港金兰湾面积60平方公里,水深16米以下,湾口宽仅1300米,湾长20公里,宽6公里,可停泊大型航空母舰,战略地位重要。
早在1905年,俄国舰只就曾在巴巍和金兰镇停泊.金兰湾曾长期作为法国的海军基地。1941年被日本侵略军占领。1965年美国军队在金兰半岛上建立空军基地和其他军事设施。1975年全国统一后,又辟为潜艇基地。

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尼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中国南海和安达曼海的一条狭长水道,因而间接沟通了太平洋与印度洋。它因临近马来半岛上的古代名城马六甲而得名。
马六甲海峡是一条西北自东南向的狭长水道,长1080
东南亚及马六甲海峡

  东南亚及马六甲海峡

公里,如果包括东部出口处的新加坡海峡,则全长1185公里。海峡呈喇叭形,西北端出口处宽370公里,东南部较窄,并分布有很多小岛,最窄处仅37公里.海峡底部平坦,主航道水深约25~150米,由东南向西北递增,一般可供20万吨级的船舶出入。由于马六甲海峡地处赤道附近,风力微弱,峡道内总是风平浪静,再加上完善的航标系统,行船十分安全。
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中东(西亚)及南亚地区通往东亚的一条主要海运通道,是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之间相互往来的海上枢纽,交通位置十分重要,有"东方的直布罗陀"之称.据统计,每年通过海峡的船只约5万多艘,平均每天有140多艘船通过海峡,使马六甲海峡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之一.是东南亚联系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的必经之路,有“十字路口”,"咽喉要道"之称由于日本每年从非洲和中东地区进口的90%的石油,大量原料和出口商品都由此输送,海峡又被视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由于海峡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从16世纪起,先后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日本占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六甲海峡才归沿岸国家所有,2013年,海峡归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三国共管。
除马六甲海峡外,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还分布有一些海峡,但它们或者水浅多礁,或者位置偏僻,缺乏助航导航设施,又多位于印度尼西亚的领海之内,国际航线因此极少通过,这就使马六甲海峡在很长时期内实际上成了沟通两大洋的唯一通道,使之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战略上都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尤其是自二十世纪60年代日本崛起为世界第三经济强国以及远东其他各国各地区得到迅速发展以来,东西方之间的贸易量大幅度上升,马六
东南亚

  东南亚

甲海峡的重要性因此更为突出,按其船舶通行的繁忙程度及其所载运的货物数量计算,仅次于英吉利海峡,在全世界114个具有国际意义的通航海峡中居第二位。
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的“十字路口”的位置,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新加坡依靠马六甲海峡,大力发展转口贸易,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货物集散地。
东南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连接三洲(亚洲、非洲、大洋洲)、两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长约900公里,最窄处仅37公里,是东北亚经东南亚通往欧洲、非洲的海上最短航线和必经通道,历来为兵家和商人必争之地。
"十"字路口交叉点上的马六甲海峡,长800多公里,除海峡沿岸国两岸享有12海里领海和海峡内小岛至少也享有12海里领海外,其余为专属经济区;海峡沿岸国对海峡领海水域享有主权,对海峡专属经济区水域享有主权。马六甲是亚洲联系欧洲和中东洲地区的重要海运通道,控制着全球四分之一的海运贸易。按照统计,全球每年近一半的油轮都途经马六甲海峡。被日本人称为“海上生命线。”
在二十世纪70年代初,每年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舶有4万艘,其中日本7千
东南亚

  东南亚

艘,英国6千艘.此后,海峡的航运又有了发展,2010~2013年,每年的通航船舶已接近10万艘.尤其是船舶日趋大型化,自日本于1966年建造了世界上第1艘15万吨级巨轮“东京丸”以来,吨位更大的所谓超级油轮成批涌现,2010~2013年,通过马六甲海峡的18万吨级以上的超级油轮就多达1500~1600艘。如此繁忙的航行,再加上船舶的大型化,使马六甲海峡变得愈加狭窄了,从而增大了航行中的不安全因素。此外,马六甲海峡内还有不少浅滩,其中水深不足23米的就多达37处,加上沉船,流沙,淤泥等使航道情况经常改变,更增大了发生事故的可能,对沿岸国家造成严重威胁。典型的如1975年发生了两起重大的油船搁浅或碰撞事故,共流失石油8900吨。1979年一艘油轮与航空母舰相撞,又流失石油1万吨,每次都造成严重的污染。

4岛屿河流

中南半岛

本区地形结构
东南亚

  东南亚

比较特殊,山川大势多南北纵走,山川相间排列,半岛基部地势较高,地形结构如掌状。气候属大陆性热带季风气候,向南伸出的马来半岛为赤道多雨气候。全年多雨的马来半岛和中南半岛的多雨海岸为热带雨林景观,有干,湿季的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林景观,雨量较少的内部平原和河谷为热带草原景观,中南半岛基部为山地混合林。北部湾和暹罗湾等沿岸分布着红树林。
岛屿区
东南亚岛屿区又称马来群岛区,包括大巽他群岛,努沙登加拉群岛,马鲁古群岛菲律宾群岛等.高峻的地形支离破碎,位于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造山带的火山地震带的会合带,火山,地震活动非常剧烈.大巽他群岛属海洋性赤道多雨气候;菲律宾群岛属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主要为热带雨林景观。

湄公河

湄公河(Mekong River),干流全长4880公里,是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世界第六大河流;主源为扎曲,发源于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南海。流域除中国和缅甸外,均为湄公河委员会成员国。湄公河上游在中国境内,称为澜沧江,下游三角洲在越南境内,因由越南流出南海有9个出海口,故越南称之为九龙江,总程度长2139公里。
东南亚重要国际河流.源自中国境内澜沧江,流入中南半岛始称湄公河.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注入南海,大致由西北流向东南.总长4180公里,流域总面积81.1万平方公里.湄公河长2668公里,其中约1200公里为国界河,包括中缅,缅老,老泰各段界河;流域面积63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4633亿立方米,居东南亚各河首位.

5印尼火山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边的松巴哇岛北部,有一座坦博拉火山,它在1815年爆发时,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投在日本广岛的那颗原子弹爆炸威力的8000万倍,是人类目前所知道的最猛烈的火山爆发
马来群岛处于地壳运动活跃的地方,由于三大板块(太平洋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彼此挤压,时常引发地震。在地壳隆起形成山地的同时,地下灼热的岩浆也顺地裂缝上涌,在地面喷发形成火山。
1815年4月5日,在印尼中部,以松巴哇岛为中心,方圆1000多千米范围内的居民都听到了一阵惊天动地的轰鸣声.不久消息传开,位于松巴哇岛上的坦博拉火山爆发了.爆发的火山伴着轰轰的巨响,不断向高空喷出大量的火山灰和气体,厚重的火山灰在以后3天内将附近 480千米范围内的天空完全遮黑.4月12日中午时分,在距火山几百千米以外的瓜哇岛,天空黑得几乎伸手不见五指.坦博拉火山直到1815年7月15日才停止喷射气体和火山灰.从火山口倾泻下来的熔岩流,在淹没了山脚下大片农田后,流入海中,激起冲天水雾.火山爆发时伴随的地震使海底地壳沉陷,引起了海啸,巨浪将位于火山旁的坦博拉镇吞没了。
整个爆发过程中,火山上部失去了700亿吨山体,形成了一个直径达6000多米,深700米的巨大火山口.火山喷出的火山灰总共有600亿吨之多,堆积厚度由近向远逐渐变薄,在距火山400千米的地方,火山灰仍有22厘米厚。
2013年,坦博拉火山高2851米,自1913年又有一次小规模喷发以来,这个创造了世界纪录的火山一直在沉睡之中,或许它在为下一次喷发积蓄着力量。
因此,印度尼西亚又被称之为“火山国”。

6政治

东南亚中南半岛马来群岛组成,其中有 11 个国家[1],包括:
越南(首都河内)、
老挝(首都万象)、
柬埔寨(首都金边)、
泰国(首都曼谷)、
缅甸(首都内比都)、
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
新加坡(首都新加坡)、
菲律宾(首都马尼拉)、
东帝汶(首都帝力)(2002年5月20日,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
不包括中国南海诸岛,南海大部分为中国专属经济区,南海诸岛为中国领土,不属东南亚。
东南亚各国

  东南亚各国

世界各国习惯把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五国称之为东南亚的“陆地国家”或“半岛国家”。
而将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五国称之为东南亚的“海洋国家”或“海岛国家”。
1967年,东南亚地区出现了一个“国家集团”,这就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发展至今已有10个成员国,面积约45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6亿。
2013年,东南亚有11个国家。
全区约有华侨、华人3348.6万,约占东南亚总人口的6%,约占全球4543万华侨华人的73.5%。其中,20世纪80年代以后进入东南亚的中国移民及其眷属至少在250万以上。另有200多万印度人,100多万其它国家的外来移民。
东南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

7经济

发展与问题

东南亚各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形成了以季风水田农业和热带种植园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但是经济结构比较单一。二十世纪60年代以后,各国发展了外向型市场经济与国家干预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
1.大力发展制造业。一般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且资本周转较快的轻纺工业和装配工业;
2.扩大农矿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东南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东南亚地区除新加坡外其余国家经济均落后! 在未来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东南亚在政治、经济上的作用和战略地位将更加重要。东南亚是中国的南邻,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通向世界的必经之地.在历史上,绝大多数国家就与中国有友好往来,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关系密切.在悠久的历史交往中,中国人民和东南亚各国人民就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在未来的历史进程中,随着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双边和多边的友好,合作关系也将进入一个不断发展,更加密切的历史时期!

各国的经济差异

新加坡繁荣进步,生活水平已达发达国家之标准,经济以服务业、金融业、科技业、航运业、物流业、旅游业为主,并积极发展高科技和教育。
越南菲律宾和印尼经济相对落后,经济偏重旅游业、基础制造业、农渔业。
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水稻)出口国。
印度尼西亚是重要的石油出口国。出产石油较多的还有马来西亚和文莱。
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产量居世界前列。
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都是橡胶生产大国。

热带作物

主要:水稻、橡胶 、椰子、蕉麻、油棕
其它:黄麻、茶叶、咖啡、可可、甘蔗茶烟叶、胡椒、冻鱼、冻虾、绿豆、奎宁,木棉、 棕榈油、檀香木、虫胶、棉花及各种热带水果
分布情况
东南亚地区共有11个国家:
越南:经济作物有天然橡胶、
东南亚

  东南亚

黄麻、甘蔗、咖啡、茶、烟叶、胡椒等。
老挝:经济作物有橡胶、咖啡、虫胶、棉花。
柬埔寨:经济作物有橡胶、胡椒、棉花、烟草、糖棕、甘蔗、咖啡、椰子。
泰国:经济作物有橡胶、甘蔗、绿豆、麻、冻鱼、冻虾及各种热带水果。
缅甸:经济作物有棉花、黄麻、橡胶、甘蔗、烟草、咖啡等。
马来西亚:农业以经济作物为主,主要有橡胶、油棕、胡椒、可可和热带水果等。
新加坡:新加坡国土狭小,自然资源贫乏,境内几乎没有矿藏,又无重要的经济作物。
印度尼西亚:主要有橡胶,咖啡,棕榈油,椰子,甘蔗,胡椒,奎宁,木棉,茶 叶等。
文莱:种有小面积的水稻,还有橡胶、胡椒、椰子等热带作物。
菲律宾:椰子、甘蔗、马尼拉麻和烟草是菲律宾的四大经济作物。
东帝汶(2002年5月20日独立):经济作物有咖啡、橡胶、檀香木、椰子等。
橡胶和油棕
橡胶树分泌出的胶乳,从树上割取后,经过加工,可制成工业用的天然橡胶、20世纪60年代发明了合成橡胶,但是质量不如天然橡胶、东南亚的橡胶树是20世纪初从南美洲引进的。
油棕的果肉、果仁含油丰富,在各种油料作物中,有“世界之王” 之称。用棕仁榨的油叫棕油
农业有利条件
气候高温多雨,地形平原广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以及交通便利和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有利因素。
因为在众多的自然条件中气候条件应该是最基本的条件,非热带地区肯定不会种植热带经济作物。
作为东南亚的热带主要经济作物是油棕、橡胶、金鸡纳等适合于平原地区种植——---而有些比如茶树虽适宜于排水条件好的山区,但它不是东南亚的主要作物。
在这些自然条件中,气候和地形改造投资成本过大(气候的改造常用温室,地形常见的是梯田),成了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的首选条件。而土壤的改良比较容易,同时多雨湿润的东南亚本身水分条件比较优越。

8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天然气石油

热带经济作物

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马尼拉麻)等

粮食作物

9对华政策

中国已同东盟[2]所有成员建立外交关系,并于1996年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近几年来,中国同东盟关系顺利发展,高层往来频繁,政治关系日益密切。1997年12月,江泽民主席出席东盟-中、日、韩首脑非正式会议,并与东盟国家领导人进行了单独会议。双方发表了《中国-东盟首脑会议联合声明》,确定了中国-东盟面向21世纪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的方向和指导原则。1998年12月,胡锦涛副主席出席在河内举行的第二次中国-东盟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999年11月,2000年11月和2001年11月,朱镕基总理出席了在菲律宾举行的第三次、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和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
在第五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双方一致同意于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并授权各国经济部长和高官尽快开始谈判。朱总理还提出将农业、信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和湄公河流域开发等确定为新世纪初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点领域,得到东盟领导人的赞同。为支持东盟一体化
东南亚

  东南亚

进程,朱总理宣布将向东盟成员中的三个最不发达国家,即老挝缅甸柬埔寨提供特殊优惠关税待遇。
中国与东盟还举行年度外长会议及高官磋商、经济高官会等。双方正酝酿建立交通部长会机制。此外,双方有中国-东盟经贸联委会、中国-东盟科技联委会、中国-东盟联合合作委员会及东盟北京委员会等对话框架,并于2001年11月成立了中国与东盟商务理事会。
中国与东盟之间高层政治往来频繁。2001年来访的东盟国家政要有:马来西亚最高元首苏丹·萨拉胡丁(4月24-29日)、总理马哈蒂尔(2月26-27日、10月20-21日)、泰国诗琳通公主(2月、8月)、总理塔信(8月27-29日)、柬埔寨参议院主席谢辛(3月)、菲律宾总统阿罗约(10月29-31日)、老挝副总理兼外长宋沙瓦·凌沙瓦(4月16-24日)、文莱苏丹哈桑纳尔·博尔基亚(5月15日)、新加坡总统纳丹(9月12-21日)、资政李光耀(6月7-12日)、越共中央总书记农德孟(11月30-12月4日)、国会副主席梅叔麟、武庭炬(7月、8月)、副总理阮功丹、阮孟琴(10月、11月)。
2001年,中方领导人出访东盟的主要有: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缅甸(12月12-15日),李鹏委员长访问柬埔寨(5月18-27日)、文莱(5月21-23日)、越南(9月7-10日),朱镕基总理访问泰国(5月18-22日)、印尼(11月7-11日),李瑞环政协主席访问新加坡(11月18-23日),胡锦涛副主席访问越南(4月19-22日)。此外,江泽民主席会见了来华出席APEC会议的新、马、泰、菲、文、印尼六国领导人。
2001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为416.2亿美元,同比增长5.3%。其中我出口183.9亿美元,增长6.9%;进口232.3亿美元,增长4.7%。贸易逆差48亿美元,增长0.1%。东盟与中国互为第5大和第6大贸易伙伴。

东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3]。它既是一个区域性经济组织
东南亚

  东南亚

,也是一个共享资源开发的区域性合作场所。东南亚旱灾、水灾频发,森林遭到大面积破坏,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因此,东盟各国非常注重该地区的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把它视为该国和东南亚地区经济长期发展的基础。

华人

东南亚

  东南亚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批贫苦的中国人,从广东福建等地背井离乡“下南洋”(东南亚地区)谋生。他们开荒地,挖矿山。为东南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直到2013年,他们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已经取得了居住国国籍,也有一部分人仍保留着中国的国籍。

10旅游注意事项

一、 每人可携带不超过美元5000元或等额外汇及人民币20000元出境。
二、 东南亚[4]各国气温33度左右,请带夏天衣服及一件长袖外套。
三、 东南亚各国食物偏酸辣,请自带少量的药品。
四、 晕车、晕船的客人自带晕车灵。
五、 出团时请携带身份证(小孩同行时请携带出生证或户口薄);如果是港澳同胞同时还须携带《回乡证》或《回乡卡》,台湾同胞同时携带《台胞证》,以备登机检查。
六、 一般的自动相机可自行带出境,数码相机和可换镜头高级专业相机及摄像机、手提电脑请登记出境,以免回国入境时课税。
七、 在泰国参观大皇宫时,女士不能穿着无袖上衣,裙、裤均应长达脚眼,男士不能穿短裤,不能穿拖鞋。
八、 参观马来西亚云顶高原时,男士请穿长裤及有衣领的服装,但不可以穿露脚趾的鞋。女士不能穿着过分暴露的衣服,如吊带装。
九、 新加坡入境,每人只能带一包香烟,嚼食香口胶者要注意公共卫生,以免
东南亚

  东南亚

被罚。
十、 根据海关条例,禁止携带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道德有害的印刷品、VCD等物品回国。
十一、 回国入境可带香烟二条、酒一瓶,鲜蔬果不可带回国。返程经香港,入境香港可带香烟一条,酒一瓶。
十二、 贵重物品及证件要随身携带,请不要放在行李中托运,如遗失责任自负。
十三、请客人妥善保管好旅游证件,如有遗失需在当地办理手续,入境时边检将处以人民币500--2000元罚款处理。
十四、 海滨游泳是具有一定风险性的活动,客人请自备泳衣并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水上活动及注意安全。
十五、 一般酒店都可采用220伏特电压(泰国:两脚扁脚插头、新马:英式品字三脚插头)。
十六、 在当地兑换外币非常方便,各大银行在机场、旅游景点和大型商场内均设有外汇兑换点。
十七、 中国电信手机如开通国际漫游即可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使用,如往中国打电话,拨号时按下列顺序:[+] + [86]+ [区号] + [电话号码](以漫游到当地营运商为准)[5]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如果想投诉,请到百度百科投诉中心;如果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