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况
国名
牙买加(英文:Jamaica)是北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的一个岛国。牙买加一词,在印第安人阿拉瓦克族的语言里是“泉水之岛”的意思。牙买加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东隔牙买加海峡与海地相望,北距古巴约140公里。为加勒比第三大岛,海岸线长1220公里。 牙买加(英文:Jamaica)是加勒比海地区的一个岛国。而牙买加之所以会被称为Jamaica,其实也是源自于Arawak语言的(Xaymaca)一字,这个单字有(充满树木与水的大地)的涵义在内,虽然Arawak已被灭绝,但其少数字辞用语如烤肉(Barbecue)、马铃薯(Potato)、嘉年华会(Carnival)、烟草(Tabocco)、独木舟(Canoe)等,依然在英语中沿用并流传至今。牙买加的面积在西印度群岛中,仅次于古巴及海地而居于第3位,哥伦布与牙买加的缘份也较其他小岛为深,因为1503年哥伦布在他第4次的航行途中,由于船只遭受虫蛀,在等待救援的同时,他曾在牙买加居住长达1年,这也是哥伦布在其历次航行记录中,待在同一地点最久的一次。
政要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由女王任命的总督代表。现任总督帕特里克·艾伦(Patrick Allen),2009年2月26日就任。总理波蒂亚·辛普森·米勒(Portia Simpson-Miller),2012年1月5日就任。
国旗
Flag Description: diagonal yellow cross divides the flag into four triangles – green (top and bottom) and black (hoist side and outer side); green represents hope, vegetation, and agriculture, black reflects hardships overcome and to be faced, and yellow recalls golden sunshine and the island’s natural resources[1]
国徽
牙买加国徽图案显示了一对男、女阿拉瓦克人(土著印第安人),男性执弓,女性手挽一篮菠萝,分立在盾牌两侧;盾面上绘有一红十字,其上镶嵌着五个金色菠萝,盾牌的纹饰是踞于皇冠和披风之上的鳄鱼,黄色绶带上书牙买加民族格言“众族归一”。
节日
独立日:8月6日(1962年)
国庆日:每年8月的第一个星期一(1962年)
国花
生命之木花
国树
生命之木树
面积
城市
城市牙买加首都金斯敦(kingston)是世界第七大天然深水良港,旅游疗
养胜地。位于东南岸海湾内岛上最高山峰兰山西南脚下,附近有肥沃的瓜内亚平原。面积(包括市郊)约500平方公里,这里四季如春,气温常在23-29摄氐度之间。城市三面是苍绿的丘陵和山峰,一面是远海碧波,风景如画,有“加勒比城市的皇后”之誉。
城市空气清新,道路整洁,路旁棕榈树和开着鲜艳花朵的马合树成行。市区除政府机关外,大型建筑物不多。商店、电影院、旅馆等集中在卑支诺斯街中段。市中心有广场、议会大厦、圣托马斯教堂(1699年建)、博物馆等。北郊有国家体育场,经常在这里赛马。附近为商业中心,被称为新金斯敦。城东端有罗克福德古堡。兰山脚下8公里处有一大植物园,热带果树品种齐全。西郊有西印度群岛最高学府西印度大学的6个学院。这里兰山产的优质咖啡,闻名世界。铁路、公路通往全岛,并有大型国际机场,旅游业发达。
牙买加的人民有90﹪以上均是非洲黑人,且有普遍年轻化的倾向,约60﹪的人口年龄在29岁以下,不过一世纪以来与其他种族联姻的结果,使得牙买加拥有更多元独特的文化,但是非洲文化在此地还是有很深远的影响力,不论是在食衣住行,甚至音乐、舞蹈、语言、民谣故事等各方面均可感受的到。
货币
牙买加元。
名胜
查尔斯堡、圣彼得教堂、古王宫。
2地理
位置
牙买加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东隔牙买加海峡与海地相 望,北距古巴约140公里。为加勒比海第三大岛,海岸线长1220公里。
地形
气候
3区划
划为三郡:康沃尔郡、米德尔塞克斯郡、萨里郡。三郡之下又划分为14个区,其中金斯敦和圣安德鲁区组成一个联合区,所以实际上只有13个区政府。各区名称如下:金斯敦和圣安德鲁联合区、圣托马斯、波特兰、圣马丽、圣安娜、特里洛尼、圣詹姆斯、汉诺威、威斯特摩兰、圣伊丽莎白、曼彻斯特、克拉伦登、圣凯瑟琳。
区名
| C2001
| 面积(km2)
| 首府
| UC2001
|
---|---|---|---|---|
克拉伦登 Clarendon
| 237,024
| 1,196
| 梅彭 May Pen
| 46,785
|
汉诺威 Hanover
| 67,037
| 450
| 卢西 Lucea
| |
金斯敦 Kingston
| 96,052
| 22
| *金斯敦 Kingston
| 587,798
|
曼彻斯特 Manchester
| 185,801
| 830
| 曼德维尔 Mandeville
| 39,430
|
波特兰 Portland
| 80,205
| 814
| 安东尼奥港 Port Antonio
| |
圣安德鲁斯 St. Andrews
| 555,828
| 431
| *
| |
圣安娜 St. Ann
| 166,762
| 1,213
| 圣安斯贝 Saint Ann's Bay
| |
圣凯瑟琳 St. Catherine
| 482,308
| 1,192
| 西班牙镇 Spanish Town
| 92,383
|
圣伊丽莎白 St. Elizabeth
| 146,404
| 1,212
| 黑川 Black River
| |
圣詹姆斯 St. James
| 175,127
| 595
| 蒙特哥湾 Montego Bay
| 83,446
|
圣玛丽 St. Mary
| 111,466
| 611
| 玛丽亚港 Port Maria
| |
圣托马斯 St. Thomas
| 91,604
| 743
| 莫兰特湾 Morant Bay
| |
特里洛尼 Trelawny
| 73,066
| 875
| 法尔茅斯 Falmouth
| |
西摩兰 Westmoreland
| 138,947
| 807
| 滨海萨凡纳 Savanna-la-Mar
| 16,553
|
牙买加 Jamaica
| 2,607,632
| 10,991
| 金斯敦 Kingston
|
4历史
牙买加本岛至迟在公元前5世纪便已成为印第安人阿拉瓦克族居住地,牙买加一名即是源自阿拉瓦克语Xaymaca,意为“水和树木之地”。
1494年哥伦布来到此地,1509年西班牙宣称牙买加为其殖民地,改名圣地亚哥(Santiago)。西班牙对当地的土著居民实行奴隶政策,导致在不久之后,岛上的阿拉瓦克人即因战争、疾病和奴役而灭绝。为补充劳动力,西班牙自1517年开始从非洲向牙买加贩奴,导致黑人逐渐成为当地的主体民族。1538年,西班牙人建立西班牙城,作为牙买加首府。
从16世纪后期开始,牙买加多次遭到来自法国、英格兰、荷兰等国的海盗袭击。1655年5月,一支由威廉·宾和罗伯特·维纳布尔斯联合率领的英国舰队占领了牙买加。他们立刻邀请海盗来到岛上最大港口卢瓦尔港,协助防守西班牙人可能的反扑。在1657年和1658年间,西班牙人数次从古巴出发反扑,均以失败告终。
1670年,按照马德里条约,西班牙正式将牙买加等地割让给英国,英国人立刻将这个岛作为其海盗行为的基地,在1692年卢瓦尔港被地震毁灭之前,一度成为加勒比海海盗的“首都”。此后,英国人修建了金斯敦城,逐渐将其建设成为牙买加的中心城市。
在之后的150年时间中,牙买加成为了世界上著名的蔗糖、郎姆酒和咖啡产地。为了维持数量众多的种植园,英国于1672年成立皇家非洲公司,从西非,尤其是狮子山大量贩运黑奴。由于受到残酷的对待,黑奴起义此起彼伏,甚至一度在山区建立起了一些独立的聚落,被称为马隆人。1831年,萨缪尔·夏普领导黑奴举行圣诞节起义,虽然起义10天内即告失败,但是引起了英国国内广泛关注。对此事的调查被认为是大英帝国在1834年8月1日宣布废除奴隶制度的原因之一。之后,牙买加的奴隶们虽然获得了少量的自由,但生活境遇依然没有得到改善。在1865年又一次大规模的起义后,1866年英国宣布将牙买加变为直辖殖民地。在19世纪末,牙买加的蔗糖业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香蕉种植业。1872年,金斯敦正式成为牙买加首府。
在此后的数十年中,牙买加的经济逐渐繁荣,但是社会和文化发展却始终受到殖民当局的压制。特别是在大萧条时期,本地各阶层均对凋敝的社会情况非常不满。1938年,全岛工人举行起义。之后,殖民当局被迫给与当地一些自治权利。1944年,首次举行了普选。
1958年,牙买加加入了西印度联邦,但是在1961年,选民否决了联盟条约,导致了牙买加的退出。
1962年8月6日牙买加宣告独立,独立后便宣布加盟英联邦。
2011年10月23日,牙买加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理安德鲁·霍尔尼斯在牙买加首都金斯顿宣誓就职。
5政治
概况
宪法
议会
由参、众两院组成,任期五年。参议员21名,由总督任命,其中总理推荐13名,反对党领袖推荐8名。众议员63名,普选产生。本届众议院于2011年12月29日选出,人民民族党占42席,牙工党占21席。参议长斯坦利·雷德伍德(Stanley REDWOOD),众议长迈克尔·皮尔特(Michael PEART),均于2012年1月17日就职。[1]
政府
本届政府于2012年1月5日组成。主要内阁成员有:总理兼国防、发展、信息和体育部长波西娅·辛普森-米勒(Portia Simpson Miller),财政、计划和公共服务部长彼得·菲利普(Peter Phillips),外交外贸部长阿诺德·尼科尔森(Arnold Nicholson),国家安全部长彼得·邦廷(Peter Bunting)等。[1]
司法
有上诉法院、最高法院、初审法院和各专门法院,英国枢密院为终审司法机构。各院院长均由总理提名,经反对党同意后由总督任命,任期不限。上诉法院院长西摩·潘顿(Seymour PANTON),2007年7月就职。最高法院院长扎拉·麦克卡拉(Zaila MCCALLA),2007年6月就职。[1]
政党
主要政党有:
(1)人民民族党(People's National Party,简称PNP):执政党。1938年9月成立,社会党国际成员。1940年宣布奉行“社会主义原则”。1974年9月提出“民主社会主义”纲领。曾于1972年至1980年、1989年至2007年执政。2011年12月赢得大选并再次执政。党领袖波西娅·辛普森-米勒。
(2)牙买加工党(Jamaica Labour Party,简称JLP):反对党。1943年7月成立。党章规定以“健康的基督教原则”为建党基础,坚持民主主义的最高理想。客观上倾向于保护工人和社会弱者的利益,主张维护劳方和资方的各自权利并发展私营经济。曾于1962年至1972年、1980年至1989年、2007年至2011年执政。党领袖安德鲁·霍尔尼斯(Andrew Holness)。
政要
帕特里克·林顿·艾伦:总督,1951年2月7日生于牙波特兰区。曾就读于牙莫尼格师范学院,在美国安德鲁斯大学获历史和宗教学学士、系统神学硕士和教育行政管理学博士学位。1986年起从事神职工作,曾先后担任西班牙城基督复临安息会(简称“安息会”)教堂牧师、牙中部安息会联合会教育和联络事务主管、西印度群岛安息会联盟教育和家庭生活事务主管、牙中部安息会联合会主席、西印度群岛安息会联盟主席。2006年被授予牙政府“杰出勋章”。2009年2月26日就任牙独立后第六任总督。
波西娅·辛普森-米勒:总理, 女,1945年生,毕业于美国迈阿密联合学院获公共管理学士学位。历任劳动、社会保障和体育部长,地方政府、社区发展和体育部长,劳工、社会保障和体育部长,旅游和体育部长,地方政府、社区发展和体育部长等职。2006年3月至2007年9月任人民民族党领袖、总理,是牙第一位女总理。2011年12月29日率人民民族党赢得大选并再次出任总理,2012年1月5日宣誓就职。[1]
6军事
国防委员会为最高国防决策机构,拥有对军队的指挥和管理权。国防军现有兵力不足4000人。其中现役人员2500多人,预备役人员近1000人。现役部队分为陆、海、空三军,编有2个步兵营、1个飞行大队、1个海防队、1个工程营和1个服务营。军队总指挥是三军参谋长,现任参谋长斯图尔特·桑德斯(StewartSaunders)少将,2007年10月就职。牙买加警察部队和特警部队分别担任治安和政府机构保安任务。
7外交
国策
维护国家主权、吸引外资和游客、开拓国际市场,是其外交工作的主要目标。积极发展同加勒比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积极参与加勒比共同体和加勒比国家联盟等地区性组织,大力促进地区一体化进程。优先发展与美国等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关系,努力发展与拉美、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国际和多边事务领域,表现活跃,曾两度当选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截至2006年底,牙买加同139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牙买加对当前重大国际问题的看法有:
关于全球化
对全球化持有保留的支持态度,认为全球化在带来诸多经济机遇的同时,也不断地暴露出其负面作用,尤其是造成了世界财富分配的日益不均及各国国内民众贫富差距的日益加大。认为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正面临着由于大规模和持续的贫困而对全球和平带来的经常性的威胁、世界经济日益不稳定、日益显见的全球性资源和消费竞争、穷国被迫为富国的奢侈而付出代价等挑战。为此,主张有必要在强调和利用自由市场力量的同时,积极为全球化注入人道主义的理念,以形成一种新型的、更加文明的发展模式。
关于南北关系与南南合作
认为南北双方的利益是相互关联的。赞赏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主张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双边和多边的基础上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尤其是在经济、贸易、投资、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主张在联合国范围内建立更加合理的发展合作框架,以实施发展议程。呼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新的全球合作与对话,重审指导国际经济关系的政策和原则,寻找针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政策良方。否则,发展中国家势必陷入全球化带来的危险中,不仅经济利益会受到严重影响,而且政治结构和社会稳定都将受到损坏。
关于联合国作用
认为联合国是就全球紧迫问题和经济问题进行多边谈判的中心,始终相信多边合作对解决传统问题以及环境保护、发展、人权和打击贩毒等问题能够发挥有效作用。主张对联合国机构进行调整,以适应冷战后新形势的需要。主张所有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应在主权平等的基础上民主参与联合国事务。支持改革联合国安理会、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主张,要求重新考虑否决权问题。认为源自意识形态的全球冲突爆发的危险已基本不存在,但世界和平仍面临威胁。主张联合国在维护和平、解决冲突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强调解决导致冲突的根本原因,增加维持和平行动中的促进发展和加强社会机构建设内容,认为非洲地区的战乱问题应该优先受到重视。
关于安全问题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技术进步和经济自由化使市场日趋国际化,跨国犯罪特别是在非法毒品和小型武器买卖方面空前猖獗,严重危害了许多国家的内部安全,助长刑事犯罪,破坏社会稳定。支持召开2000年首届国际控制小型武器会议,并呼吁利用该会制定控制小型武器销售和扩散计划。
关于科索沃问题
认为该问题涉及干预原则、使用武力、军事部署的规模以及安理会的作用。各国对国际法的适用原则各执已见。牙对巴尔干地区出现种族清洗表示谴责,认为有必要以某种形式对违反国际人道主义准则的行为予以制止。但是,关系到国家主权和使用武力的国际法原则不应被抛在一边。安理会在维护国际和平和安全方面具有首要责任。不能因为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采取单方面行动而忽视安理会的作用。
关于人道主义救援
认为人道主义救援意义重大,直接有效,这在自然灾害紧急求助方面表现尤为突出。由于地震、飓风、洪水和饥荒的规模和强度不断上升,对联合国人道主义救助提出了新要求,有关专门机构须保持力量,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同时应支持各种灾害预防方案,包括实施严格的建筑法规,改善排水系统,交流科技知识,加强监视,运用早期预警系统。
关于外债问题
认为债务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已成为发展中国家日益贫困的象征,是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主张解决债务问题的方法应使债务国有能力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关于不结盟运动
主张不结盟运动逐步转变职能,变政治团体为更多注重各种社会和经济事务的团体,强调不结盟运动应致力于实现发展中国家之间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
关于非洲问题
认为国际社会不应忽视非洲问题。种族纷争和政治动荡波及邻国并造成人道主义危机。对西非地区形势的好转感到鼓舞;对非统组织在处理大湖地区问题,促进和解与和平中所起的作用表示赞赏;对非洲之角仍然存在的问题感到痛心,支持为促进埃、厄和平所作出的地区努力,欢迎有关各方在非统框架协议的指导下求得问题的解决。敦促联合国秘书长继续与非洲地区冲突各方保持接触,营造和解精神,以便非洲国家能够集中精力迎接严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挑战。
关于加勒比一体化
认为加勒比共同体是牙进入国际活动领域的“保护伞”和主要依托,主张加勒比只有联合自强,才能提高在各种国际谈判场合的地位和作用,共同维护小国的利益。支持尽早设立加共体统一市场和经济,设立加勒比法院,深化加共体一体化进程。同时积极主张促进“大加勒比”一体化进程,认为这是实现加勒比海各国间实质性合作和经济一体化,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并最终全面参与美洲自由贸易区和全球化进程的良方。1994年7月成立加勒比国家联盟(ACS)协议签署,该联盟随后成立,牙是其重要正式成员之一。同时,牙积极参与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支持其于2005年按时成立,与包括中美洲和加勒比在内的其他小型发展中国家合作,努力争取小型经济的特殊待遇,并促成了小型经济问题顾问小组的成立。
中国
一、双边政治关系
1972年11月21日中国同牙买加建立外交关系。2005年2月,两国建立“共同发展的友好伙伴关系”。
中牙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发展顺利,高层往来不断,在国际事务中保持良好配合。
中方重要往访有:政协主席李瑞环(1995年)、国务委员吴仪(2003年)、国家副主席曾庆红(2005年)、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2007年)、国家副主席习近平(2009年)、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2011年)等。
牙方重要来访有:总理曼利(1991年)、总督库克(1999年)、总理帕特森(1998年和2005年)、总理戈尔丁(2010年)等。
2008年4月,中牙建立并启动两国外交部官员会晤机制,现已举行两次会晤。
二、双边经贸关系
牙买加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是中国在英语加勒比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2012年中牙双边贸易额为8.17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7.86亿美元,进口306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7.9%、111.9%、672.8%。我主要出口纺织品、服装、食品、化学品、轻工产品和机电产品等,进口铝矾土和氧化铝等。
三、双边人文领域交流
两国在文化、教育、新闻等领域交流与合作进展顺利。中牙签有文化协定。扬州木偶团、中国杂技团、中国天津歌舞剧院、重庆艺术团等曾赴牙访问演出。牙歌舞团曾来华访问演出。
西印度大学莫纳分校设有孔子学院。201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访问牙买加首都金斯敦。
广东深圳市与牙首都金斯敦、浙江义乌市与牙蒙特哥贝市建有友好城市关系。
四、重要双边协定及文件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牙买加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2年11月)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牙买加政府贸易协定(1976年9月26日)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牙买加政府商品协定(1978年12月13日)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牙买加政府文化协定(1991年6月5日)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牙买加政府关于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的协定(1994年10月26日)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牙买加政府关于互免公务旅行签证的协定(1995年5月签署,1995年6月8日起生效)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牙买加政府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1996年6月)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牙买加政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与牙买加互免签证的协定(1997年6月)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和牙买加文化和旅游部关于中国旅游团队赴牙买加旅游实施方案的谅解备忘录(2005年2月)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牙买加政府关于教育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05年6月)
美国
牙美关系密切,美国是牙买加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第二大经援国,牙美年均贸易额约20亿美元,美在牙铝矿业、旅游业、金融保险业等方面有大量投资。牙在美有大量侨民。两国签有投资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协定。牙对美政策重在促进官方往来和交流,提高对美国商品和服务出口,吸引更多美国游客与投资,争取更多发展援助。2006年,牙总理辛普森-米勒访美,呼吁美国加大对加勒比地区的援助力度。两国在打击毒品犯罪方面合作增多。2007年6月,牙总理米勒夫人出席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首届加勒比大会,并参加加勒比领导人与美国总统布什的会晤。
英国
牙与英国保持着传统的友好关系。英在牙投资较多,对牙经济有较大影响。英曾多次减免牙的债务。1989年、1990年、1991年曼利总理3次访问英国。1993年和2000年,英王储查尔斯访牙。1994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牙。2001年,英首相布莱尔访牙。2002年2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纪念登基50周年,选择牙作为出访的4个国家之一。2007年3月,牙总理辛普森-米勒访问英国。2007年5月,英国副首相约翰·普雷斯科特、外交和联邦事务国务大臣金·豪厄尔相继访牙。
欧盟
欧盟是牙最大的外援提供者和第二大贸易伙伴,其援助额约占牙所获全部外援的68%。2002年2月,牙政府与欧盟签署贷款协议,欧盟向牙提供42亿牙元,用于发展经济、扶持中小企业和私营部门、改进基础设施。2004年欧盟向牙提供6000多万美元飓风救灾援助。2005年欧盟先后宣布下调从非加太集团国家进口蔗糖价格和逐步取消香蕉优惠关税,引起牙政府和民众的强烈反对。
加拿大
加在牙总投资1.4亿美元,并有四家银行。牙买加航空公司中有加拿大股份和技术人员。加每年通过其国际发展署向牙提供财政援助。每年有不少加拿大游客赴牙旅游。牙向加派出大量劳务人员,从事农业、服务业等方面工作。两国在缉毒、司法协助和移民等方面的合作不断加强。
加勒比
重视加勒比地区的团结的合作,努力促进地区一体化进程,是加勒比共同体创始国之一。牙在促进加共体各成员间政治团结、经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2006年初,牙成为加共体单一市场首批成员。
古巴
1972年12月牙古建交。1981年与古巴断交。1990年7月27日,牙古恢复外交关系。牙古关系发展较快,双方交往日益增多。2006年9月,古巴政府资助170名牙学生赴古留学。自1973年以来,已有13000多名牙籍学生接受古巴政府资助赴古留学。随着牙古关系的发展,牙在多边领域尤其是在经贸方面对古表示了极大支持,主张古加入加共体和洛美后续协定,参与加勒比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和美洲自由贸易区谈判。牙还坚决反对美国长期对古实施的禁运政策。
俄罗斯
牙买加于1975年3月与苏联建交。苏联解体后,牙政府于1992年1月正式承认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成员国。1999年10月牙由于财政紧张,关闭了驻俄使馆。2000年6月,牙外交和外贸部国务部长罗伯逊应邀访俄。期间,双方签署了成立两国外交部间协商机制的议定书、互免签证协议、双方司法部之间合作协议及科技、文化和教育合作计划,并探讨了贸易和投资问题。俄罗斯从牙进口相当数量铝矾土,每年有不少俄罗斯游客赴牙旅游。
日本
1964年牙日建交。此后两国关系发展一直比较顺利。两国间有外长级磋商机制。日主要通过提供捐款、贷款、债务减免、实物捐赠和投资的方式对牙进行援助,并派出青年志愿人员赴牙服务,两国间文化、艺术和教育交流项目也不断发展。日是牙蓝山咖啡和郎姆酒的最大海外市场。
8经济
概况
旅游业、矿业、农业和新兴的信息技术服务业是牙国民经济支柱。以旅游业为核心的服务业收入占牙GDP总值的60%以上。2012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152.6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526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0.89%
汇率:1 美元=87.3牙买加元(2012年3月)
通货膨胀率:7.3%
失业率:13%
资源
工业
铝矾土的开采冶炼是最重要的工业部门,为世界第四大铝矾土生产国。2006年,铝矾土产量达1490万吨,同比增长5.3%,总产值约占GDP的10%。2007年,受飓风灾害影响,铝矾土产量比上年下降2%,为1460万吨。此外还有食品加工、饮料、卷烟、金属制品、电子设备、建筑材料、化学制品和纺织服装等工业。
农牧渔业
具有悠久的农业传统。全国耕地面积约27万公顷,森林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主要种植甘蔗和香蕉,其他还有可可、咖啡和红胡椒等。粮食需大量进口。为减少进口,并使农产品出口多样化,政府鼓励种植蔬菜、水果及稻米。2006年农林渔业产值占GDP比重为13.9%。
旅游业
重要经济部门,主要外汇来源。旅游业发展迅速,直接从业人数4万人,间接从业人数为17万人,行业总人数占牙就业人口的23.5%。2006年入境游客总数为3015358人,其中过夜游客为1678905人、游轮游客为1336453人,同比分别增长15.3%、13.5%和17.7%,行业产值占GDP比重为16.7%。外国游客大部分来自美国和加拿大。
经济团体
牙买加商会(JamaicaChamberofCommerce);地址:7-8EastParade,POB172,Kingston;电话:001-876-922-0150。
牙买加投资贸易促进署(JamaicaPromotionsCorporation,简称:JAMPRO),
对外贸易
主要出口铝矾土、氧化铝、蔗糖和香蕉等,进口石油、食品、机械产品等。主要贸易伙伴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2011年进出口总额为82.39亿美元;其中进口66.15亿美元,出口16.24亿美元。2008年至2011年四年间的对外贸易情况如下(单位:亿美元):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
进口
| 85.485
| 50.66
| 52.68
| 66.15
|
出口
| 27.033
| 13.20
| 13.37
| 16.24
|
差额
| -58.452
| -37.46
| -38.89
| -49.91
|
外国援助
2006年,美国向牙提供了1900万美元发展援助。2006年,英国向牙提供了250万英镑援助,帮助牙改革警察队伍以及资助私营企业发展。
2007年3月及6月,欧盟分别向牙政府提供521.8万欧元及9亿牙元的财政援助,以支持牙蔗糖工业的发展与转型以及协助牙政府在40个社区内实施减贫计划。2007年8月,欧盟表示将再向牙提供1亿欧元援助,用于牙司法和国家安全领域的改革。同月,欧盟还向牙政府赠送了价值1500万牙元的办公用品。2007年8月牙买加遭受“迪安”飓风袭击后,美国、加拿大、西班牙及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分别向牙提供57万美元物资、32.4吨物资、2.5吨物资及320万美元现汇的援助。
交通运输
发展海外贸易和旅游是牙买加的主要收入来源,这就需要许多港口和机场。牙买加全国共有12个正在使用的港口。其中最主要的港口是金斯敦。自二次世界大战起,牙买加政府便着手修建国际机场,位于金斯敦帕利多斯的诺曼.曼利机场院和位于蒙特哥的唐纳德。桑斯特爵士机场都能起隆大型喷气式客机。国内的班机联通金斯敦安东尼奥港、奥乔里奥斯和蒙特哥贝。牙买加地处南北美洲之间,西欧和北美的大多数主要航空公司都有班机飞入本岛的两个国际机场,因而为牙买加争取了大量的过境乘客。
牙买加有比较优良的交通网,公路总长为4200多公里,还有可行驶机动车辆的道路约5100公里。交通最繁忙的是北部沿海公路和南部沿海公路,它们于西班牙镇交后通往金斯敦。该的铁路大部分建于1885-1896年。
公路
铁路
总长339公里。1992年起停止客运,现几乎完全用于运输铝矾土和氧化铝。
水运
沿海有13个港口。金斯敦为世界第七大天然港,占地25公顷,是加勒比海一个主要的中转站,有现代化的集装箱码头和仓库,每年集装箱吞吐能力为150万个标准箱。
空运
财政金融
9人口
民族
宗教
大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少数人信奉印度教和犹太教。
语言
生活
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企业职工退休后享受养老金。生活费用较高,贫富悬殊。全国有公费医疗服务,公立医院30所,病床7648张,医生759人。2007年人口出生率2.04%,死亡率0.66%,人均寿命73.1岁。2000年约有电视机50万台。2004年约有移动电话用户175万户。
10文教
教育
中小学实行免费教育。教育体系为四个阶段:学龄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初、中等教育费用全部由国家负担,高等教育费用则由学生本人和国家共同分担。2006-2007财年政府教育投入为479亿牙元,占总预算的12.6%。学龄前、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的投入分别占总投入的4.9%、33.3%、33%、21.5%。共有高等院校17所。加勒比地区性西印度大学总部设在牙,有艺术、农业、教育、法律、工程、医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系。成人识字率为88%(2006年)。
媒体
主要报刊及发行量:《新闻集锦日报》,42100份;《明星晚报》为《新闻集锦日报》的晚报,49500份;《牙买加纪事报》为日报,约3万份;《牙买加之声》周刊,2000份;《旭日报》为双周刊,25000份。
牙买加广播公司,1959年政府拨款建立,由政府任命董事会领导。设有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广播电台一台及二台全天播音。电视台为商业性,每星期播出140小时。牙买加电台,1950年建立,由21个团体合资开办,全天播音。
体育
牙买加是个对于体育有相当兴趣的国家,板球、足球、田径和赛马是当地蔚为风行的运动项目。在奥运比赛上,牙买加的田径成绩最令人印象深刻。2008年北京奥运会牙买加夺取六金三银二铜,11面奖牌皆为田径场上所夺下,其中牙买加短跑男女双飞人乌塞恩·博尔特及维罗尼卡·坎贝尔-布朗在个人项目上分别夺取两面金牌(2008年8月20日,博尔特廿二岁生日前夕)及一面金牌,博尔特并且分别以9.69秒及19.30秒佳绩两度冲破100米及200米世界纪录,取代由自己保持的100米9.72秒及美国麦可·强森保持的200米19.32秒世界纪录。成为1984年卡尔·刘易斯后,第一位赢得100米及200米奥运冠军的人。在男子400公尺接力项目上,博尔特和他的队友阿萨法·鲍威尔等人以37.10秒亦轻松打破世界纪录。值得一题的是,博尔特是在奥运会有史以来,一届奥运同时打破这三项世界纪录的飞人,更是历史名将卡尔·刘易斯都没有做到的奇迹。北京时间8月10日(伦敦当地时间8月9日)消息,在2012年伦敦奥运田径男子200米决赛中,牙买加飞人博尔特以19秒32的成绩卫冕成功,成为历史上首位蝉联男子100米和200米双项奥运冠军的运动员。[4]在2012年伦敦奥运田径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中,博尔特领衔的牙买加队以36秒84,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卫冕成功。博尔特也成为历史上首位同时蝉联100米、200米、4×100米接力三项奥运冠军的运动员。[5]
节日
节日
| 日期
|
---|---|
独立日(国庆)
| 8月1962年8月6日独立,国庆日为8月第一个星期
|
新年
| 1月1日
|
圣灰星期三
| 2月21日
|
耶稣受难日
| 4月5日
|
复活节后的星期一
| 4月8日
|
劳动节
| 5月23日
|
民族英雄纪念日
| 10月21日
|
圣诞节
| 12月25-27日
|
名人
运动员
乌塞恩·博尔特(UsainBolt)
2012年8月5日在伦敦第30届奥运会上以绝对优势的9秒63创造100米新的奥运会纪录并获得金牌
2008年8月16日在北京第29届奥运会上非常轻松地创造了9秒69的100米世界新纪录并获得金牌
2008年8月20日在北京第29届奥运会上努力地以19秒30打破200米世界记录并获得金牌
2008年8月22日在北京第29届奥运会4*100米冠军37'10打破世界记录
2008年8月17日,谢莉·安·弗雷泽在北京奥运会田径女子100米的决赛中,牙买加弗雷泽以10秒78获冠军.
阿萨法-鲍威尔(AsafaPowell)
1999年莫里斯·格林100米决赛9.79秒打破世界纪录
2004年6月14日雅典奥运会的100米决赛以9.77再次打破世界纪录
2005年100米联赛以9.74再次打破世界纪录
2008年29届北京奥运会400米栏决赛以52.64摘得金牌
玛莲·奥蒂
后加入斯洛文尼亚国籍短跑名将,参加7届奥运会。
艺术家
鲍勃·马利(BobMarley)
是牙买加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音乐家。首都金斯敦(Kingston)拥有一座鲍勃·马利纪念馆。
11旅游
风情
按照牙买加的习俗,男方在结婚前必须买一栋或建一栋房屋,举行隆重的婚礼,并且养活不须出去工作的妻子,但这往往只在上流社会通行。比较下层的居民则有另一种婚配方法。牙买加的女子,大约有三分之一在婚前就怀第一个孩子,当女子一有怀孕症状时,女方的母亲通常即认这一既成的事实,只要婴儿的父亲答应担孩子的一定费用,就可以住进女方的房屋,一旦生下孩子,就可以过同居生活,但不举行正式婚礼。
风俗
牙买加的村庄一般都有一个中心广场,这个广场是整个村子的中心。广场四周有村政府、医院、商店、长途汽车站等。村里的房子多用水泥和砖瓦建成。城市建筑和规划是欧式的,有许多高层建筑,沿海城市有漂亮的饭店和游泳场等。居民常穿的衣服有衬衫、短裤。妇女平时穿裙子,在庄重场合都穿西装。居民喜欢跳迪斯科,喜欢听莱加乐曲,喜欢群体对舞。居民的主食是大米、玉米、面包、牛肉、牛奶、蔬菜等。青年人喜欢喝可口可乐,而老年人喜欢喝茶和咖啡。啤酒和龙酒也是许多人喜欢饮用的饮料。
禁忌和礼仪
牙买加的礼节与英联邦国家和拉美国家比较近似。最常用的称呼是先生和女士、太太、夫人等,习惯在称呼前面加官衔或职称。赴宴时,被邀请的人应带礼物。牙买加的禁忌与英国相似,如不问妇女的年龄,认为每月的“13”日是个不吉利的日子。一般人们也不喜欢用“13”这个数字等。
景点
尼哥瑞尔
位于牙买加岛西端的尼哥瑞尔,可观赏到加勒比海壮观的落日,充满罗曼蒂克,现已成为情侣与观光客必到之地。
GotoNegril!这首牙买加名曲脍炙人口,吸引不少人们来到尼哥瑞尔海岸。
但在这儿谁也不会干扰到谁,这里有椰子叶作屋顶的旅馆和小筑,风格独特,可供您小住。
蒙坦戈贝
蒙坦戈贝,被牙买加人昵称为“梦湾”。蒙坦戈贝有12万人口,是牙买加第二大城。这里美丽的白沙滩一望无际,是度假的好地方。欧美观光客常来此度假,享受水上运动及高尔夫球,使此地成为世界知名的加勒比海休闲度假圣地。
1494年,登陆牙买加的哥伦布曾到访当地的阿拉瓦印第安部落,此地成为殖民地是1655年后,而变成度假胜地则是进入20世纪后的事。
哥伦布公园
是哥伦布发现牙买加时最初登陆的地点,称作“发现湾”,可眺望大海的小山丘现在辟为公园,竖有哥伦布像,并陈列着大炮及炮台等遗迹。另外在5公里远处,是当年被英国人打败的西班牙人仓惶逃走之地,称为“逃命湾”。
金斯敦
首都金斯敦有人口60万、是牙买加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也是“雷鬼”音乐发源地。
城市有300年历史,有许多牙买加历史上宝贵的遗迹。它的新市区拥有一排排办公大楼和大饭店,对照着它的满街摊贩、充满活力和喧嚷的旧市区,两市区各自发展,互有特色。
皇家港
1692年地震引起大海啸,港口毁于一旦。不过今天仍有人相信当年海盗的财宝仍然长眠于海底。
购物
牙买加有许多可自傲于世界的手工艺品,例如麦秆编制的帽子和篮子、木雕的盘子、异国色彩的宝石首饰、充满热带风情的时装以及其艺术品,它们都继承了非洲的精神,在加勒比海太阳下培育出强烈的创造力,每件都充满牙买加风情。此外,在免税店里您也可买到法国或意大利的时装及手提包、瑞士的钟表、英国的陶瓷、北欧的水晶玻璃制品等免税品。
金斯敦、蒙特戈贝和奥科雷奥斯的免税品商店里有大量的可购之物。除酒和香烟之外,其他物品可采用异地取货的方式购买,即免税品商店将你所购之物送至机场的商店中,出境时再取。采用这种方式购物需用外币,其价格可便宜30%~40%。当地生产的物品主要是印有各种图案的衣料和服装、刺绣品、当地画作和木刻。金斯敦的主要购物中心是TropicalPlaza、LiguaneaPlaza和:PremierPlaza。牙买加是加勒比海地区最大的购物中心。
美食
牙买加有自己的特色餐食,如jerkpork,rundown,stempandgo和pepperpotsoup,其中味道特殊的红色水果鳕鱼(ackee)是其国菜。此外,水果和蔬菜也非常丰富。快餐有番石榴干酪、芭蕉馅饼和肉饼。
牙买加盛产朗姆酒和咖啡。朗姆酒多种多样,有度数高(暗色)的,也有度数低(浅色)的、。它们是多种混合酒的调制原料。蓝山(BlueMountain)咖啡加味于世界闻名的TiaMaria酒和享有盛誉的老牌牙买加(OldJamaica)酒是餐后酒的佳品。红带(RedStripe)是当地较好的啤酒。此外,还有各种味道别致的果汁。进口酒十分昂贵。
阿基果:一种红色的球型水果,当果子成熟时分裂成3瓣,每一瓣里有一颗黑色的核,未成熟的果子有毒性,烹调之后吃起来像鸡蛋,通常和咸鱼或BACON一起烹调。
BREADFRUIT:一种绿色果子
SALFISH:用鳕鱼制成,在烹饪之前放在水里泡去掉多余的盐份。最流行的做法就是和阿基果一起烹调。
JERKEDMEATS:用一种辣的调味品(他们叫“JEARSAUCE”)把鸡、鱼、牛肉或猪肉腌制,然后在用填满红灯笼椒的木材的碳火上烤出来。这种MARINATED是一种用洋葱、THYME、JAMAICAPIMENTO、CINNAMON、NUTMEG、PEPPERS、SALT等的混和物。
PUMPKINSOUP:这个汤是牙买加很出名在很多餐厅的菜单上都可见。
ESCOVEITHFISH:这种鱼通常是用炸着吃。
酢浆草汁、牙买加焗鸡、熏烤鸡和一种甜玉米粥,都使人吃完还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