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熊[huàn xióng]

浣熊(学名:Procyon lotor),因为生活在都市近郊的浣熊常会潜入人类住处偷窃食物,加上眼睛周遭的黑色条纹特征,所以又被称为“食物小偷”。浣熊原产自北美洲,因其进食前要将食物在水中浣洗,故名浣熊。浣熊种类繁多。

目 录

1外形特征

2分布范围

3生活习性

  1. 3.1 环境
  2. 3.2 习性
  3. 3.3 繁殖

4保护级别

1外形特征

普通浣熊和白化浣熊

  普通浣熊和白化浣熊

浣熊前后脚有五趾,脚指常分开,能抓住东西,口中原本是裂肉齿,进化成能咬碎东西的牙齿。
浣熊皮毛的大部分为灰色,也有部分为棕色和黑色、淡黄色,也有罕见的白化种,眼睛周围为黑色。浣熊尾长,有黑白环纹,也有少数为黄白相间,大约5~7个。树栖的蓬尾浣熊属和地栖的长鼻浣熊都有尾环,而卷尾浣熊的长尾(超过体长1.5—2.0倍)无环纹,前者的长尾有缠绕性。
浣熊体型较小,浣熊通常重5.5到9.5公斤,一般不超过10公斤,最小的不到1 公斤,但有记载的最重的可达28公斤,体长65到75cm,尾长约25cm。[1]

2分布范围

浣熊最初生活在北美、中美和南美洲。自二十世纪初以来,它们被放生或从毛皮兽场逃出后生活在中欧[2]

3生活习性

环境

北美洲浣熊理想栖息地是紧邻水域和沼泽地的落叶林。白天它们在空心树和岩石或地面上的洞中睡觉。浣熊喜欢栖息在靠近河流、湖泊或池塘的树林中,浣熊还是优秀的“游泳健将”。
浣熊生活

  浣熊生活

习性

浣熊是“游泳健将”,喜欢栖息在靠近河流、湖泊或池塘的树林中,它们大多成对或结成家族一起活动。浣熊白天大多在树上休息,晚上出来活动。 经常在树上活动,巢也筑在树上。白天它们在空心树和岩石或地面上的洞中睡觉,当受到黑熊追踪时,它就会逃到树梢躲起来。到了冬天,北方的浣熊还要躲进树洞去冬眠
浣熊是夜行性动物。晚上十二点后出门,加拿大人称之为神秘小偷。
虽然是食肉目动物,但浣熊偏于杂食,嗜捕食鸟、老鼠昆虫、小鱼、蜗牛小龙虾青蛙。它们的食物也包括蛋类、坚果、谷物、水果和橡树籽等,不伤害人畜。
浣熊的前肢都长有五个指、趾头,因此,能捕捉到水中的螃蟹。当捕
捉到这些小动物时,它会先洗去这些动物身上的泥土再吃,而且它在吃其它食物
浣熊

  浣熊

之前,也总是要把食物放在水中洗一 洗再吃。甚至有的时候,用来清洗的水比食物还脏,它们也要洗洗再吃。
有的人认为,这是出于浣熊本能的一种习性,这些习性是祖祖辈辈遗传下来的;也有的人认为,这是浣熊十分喜欢清洁才这样做的。[2]

繁殖

浣熊

  浣熊

浣熊只在繁殖期才会成对。公浣熊会同时与几头母熊交配,但母熊一般只接受一位求偶者。平时温驯安详的公熊在交配季节常常会互相叫嚷和厮打。春天,母熊通常会在大约九个星期后产下三到五只幼熊,并且独自照看它们。幼熊在三个月后成熟。喜食螃蟹。它们会全家在一起生活将近一年,然后幼年浣熊便会离开母亲。[3]
浣熊的交配季节为1或2月,在4或5月产下幼子(受天气影响),一胎4至5个。其一般住在洞、地洞或山洞中。幼仔夏末就能断奶,然后开始独立生活。浣熊并不冬眠,但严寒的季会匿藏起来。
浣熊一般只能生活几年,野生的已知最长寿命为12年。

4保护级别

浣熊曾因其皮毛而被大量捕杀,但数量现已恢复。
IUCN无危物种。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相关文献

以上文献来自于 

>> 查看更多相关文献

如果想投诉,请到百度百科投诉中心;如果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