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名沿革
建造时期
![彼得一世 彼得一世]()
彼得一世
该市于1703年5月27日由俄国沙皇
彼得一世下令建造,由该城的第一座建筑物——扼守涅瓦河
河口的圣彼得
保罗要塞命名。城名直接译自
德文“SanktPeterburg”。
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出现反
日耳曼情绪,沙皇政府遂将圣彼得堡改名为彼得格勒。其后
苏联成立,为纪念领导者
列宁于
十月革命时曾于该市发动革命,于1924年列宁逝世后,将市名改为列宁格勒。1991年
苏联解体后,经市民投票,恢复圣彼得堡的旧名。
(注:“格勒”即“grad”是俄语中“城市”的意思,而在其他
斯拉夫语言亦被译作“格莱德”。)
与其他城市差别
![圣彼得堡市旗 圣彼得堡市旗]()
圣彼得堡市旗
圣彼得堡与
欧洲其他城市最大差别在于,所有欧洲首都名称均为一个字 ,并且仅拥有一个含义;然而圣彼得堡的名称却来自于三个不同的起源:“圣”— 源自于
拉丁文,意味“神圣的”,“彼得”—耶稣的弟子圣徒之名,在
希腊语上解释为“石头”,“堡”— 在
德语或者
荷兰语中称为“城市”;如此一来,圣彼得堡的名称不但和彼得大帝之名互相吻合,并且同时说明者,这个年轻的城市蕴含着不凡的文化背景来源。它不但沿袭了德国及荷兰的文化传统(荷兰语与德语同属
日耳曼语系),并且城市的象征意义和以
圣徒彼得为守护神的
古罗马紧紧相关。有趣的是,甚至圣彼得堡 市徽——一个左右交叉的海锚,也类似罗马
梵蒂冈的徽章。
![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的市花是
郁金香、春夏时期最美。
地理
![圣彼得堡市区图 圣彼得堡市区图]()
圣彼得堡市区图
圣彼得堡位于
芬兰湾的最入处。为大涅瓦河和小涅瓦河汇聚的三角洲地带,在18世纪初,这里还是一片沼泽。随着圣彼得堡市的建造,人工
运河在市内纵横交错,这些运河是在
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开凿,以舒缓因芬兰湾水浅而倒灌进入圣彼得堡的海水。圣彼得堡共有42个小岛,由423座
桥梁连接。地区代码:LED
所在时区:标准时区:+4时区 UTC/GMT+4个小时
经纬度:纬度:北纬59°55’ 经度:东经30°25’
电话区号:国家区号:+7(俄罗斯)地区区号:812
历史
始建历史
圣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市名源自
耶稣的弟子圣徒彼得。1712年,圣彼得堡成为俄国首都。其后200余年,它始终是
俄罗斯帝国的心脏。圣彼得堡位于
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涅瓦河河口,是俄罗斯第二
大城、重要的工业中心和
交通枢纽。城市发端于1703年,
彼得大帝在
涅瓦河口的兔子岛上建立
彼得保罗要塞,后扩建为城,称圣彼得堡。1712年俄国首都从
莫斯科迁到这里,持续200余年。1914年改称彼得格勒,1924年列宁逝世后又命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苏联解体后恢复圣彼得堡旧名。涅瓦河三角洲上数十条纵横交错的水道和运河,把大地分割成近百个小岛,靠400多座桥梁相连,使圣彼得堡具有独特的“
水城”和“桥城”景观。中心城区在大涅瓦河南岸,全市最繁华的
涅瓦大街横贯城区,海港、河港和各类工厂分布在外围的
瓦西里耶夫岛区、彼得格勒区和
维堡区,昔日
帝都留下的俄罗斯古典建筑群和
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如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要塞、
冬宫与皇宫广场、
夏花园与
夏宫、海军总部大厦、圣伊萨克大教堂、
十二月党人广场、
斯莫尔尼宫、俄罗斯博物馆、喋血教堂、驷马桥、……
涅瓦河哺育了灿烂辉煌的
俄罗斯文化,使圣彼得堡成为著名的科学文化城,
罗蒙诺索夫、
门捷列夫、
普希金、
果戈里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
文学家都在这里生活和工作过,城内拥有数以百计的科研机构,数十所
高等院校,以及众多博物馆和
图书馆、影剧院等。
名字得来
在1703年5月27日以
圣三一之名,于
兔子岛上举行了隆重的圣彼得堡奠基仪式;彼得大帝首先在
涅瓦河三角洲的兔子岛上修建了彼得保罗要塞,驻重兵把守,以防御
瑞典军队的进攻;至此,波罗的海出海口从此纳入俄罗斯版图,彼得大帝创建了
波罗的海舰队,使
俄罗斯在
历史上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海军,而他也当之无愧的称谓俄罗斯的海军之父。
奠基年
![艾尔米塔什 艾尔米塔什]()
艾尔米塔什
1703年就是圣彼得堡的
奠基年。自此,城市渐渐的从要塞开始发展起来。建造这座城市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约有十万名工匠被派驻到工地上劳作,因为彼得堡是一片
沼泽地,所以彼得大帝还下令,把全国所有的石头运到这里充当地基,其他任何地方禁止用石头盖房子;此外,从外地来这里的船只也要交税,所谓的税并不是钱币,而是随船运来的石头。按当时的规定,大船要携带30块,小船要携带10块,每块不小于10磅。
1914年前称圣彼得堡(Sankt Pitersburkh,Sankt Peterburg),1914-1924年称彼得格勒(Petrograd),1924-1991年名
列宁格勒(Leningrad),1991年复称圣彼得堡(Saint Petersburg)。
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和重要
港口。在圣彼得堡市内有世界第三大教堂—
圣埃萨大教堂又称
伊萨基辅大教堂,这教堂始建于1858年,历时40年之久才能竣工,内部以墨绿色
大理石装饰,天花壁画是用十四种不同宝石镶成,祭坛前之圣像全部用
镀金镶成,是个不可多得的观光胜地。
富丽豪华的花园
![夏宫 夏宫]()
夏宫
彼得宫坐落于市郊西面的
芬兰湾南岸,占地八百公顷,是
沙皇的
夏宫,在富丽豪华的花园中,有各种布局巧妙的
喷泉和金像,有的喷泉还会戏弄人,若不慎踏中机关,水柱便由四面八方喷来,其乐无穷。彼得宫更被誉为“俄罗斯的
凡尔赛宫”。
而
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的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亦是位于圣彼得堡,这也是以往的沙皇
冬宫,现为俄罗斯国立博物馆的一部分,内藏有世界珍贵的名画和
雕塑,如著名的
达芬奇、
毕加索、
凡高等名家的油画。名贵
钟表器皿达二百七十万件,集世界各地之大成。此外,市内之名胜如尼华河、皇宫大广场、列宁纪念像等也是值得一游的。
白夜城
![圣彼得堡的夜晚 圣彼得堡的夜晚]()
圣彼得堡的夜晚
圣彼得堡还是世界上少数具有
白夜的城市,每年的5月至8月城市中几乎没有黑天,白夜时漫步在静静的
涅瓦河畔,遥望着蔚蓝天空的
北极光,感觉犹如在梦幻中一般。 在观光之余,游客也可 浏览一下纳夫斯基大街,这里有很多售卖充满民族特色商品的店,游客在此一定可以买到所喜爱的纪念品,满载而归。
圣彼得堡(Saint Petersburg)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东端的涅瓦河三角洲,
现有人口约500万(2006年7月)。圣彼得堡是座与
威尼斯齐名的水城,整座城市由40多个岛屿组成,70多条天然河流和运河迂回其间,粼粼碧水与典雅建筑相映成趣,古风古韵的大小桥梁宛若
长虹卧波。圣彼得堡是名副其实的桥梁博物馆,除
铁路公路桥外,300多座桥梁将这座水城连成一片。
建筑群
![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市涅瓦河岸边的著名古建筑
彼得保罗要塞
1712年,俄罗斯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到这里定都200多年,直到1914年,这一时期一直叫圣彼得 堡。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俄罗斯同
德国是敌对国,因为圣彼得堡的“堡”字是源自德语发音,当局决定把城市改名叫彼得格勒;1917年,随着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一声炮响,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在这里获得成功,从此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苏联时代,
1918年3月,首都从这里又迁回莫斯科。1924年列宁逝世后,人们深切怀念这位革命领袖,正如诗人
马雅可夫斯基所说:这里每一块石头都记得列宁。为了纪念他,1924年城市改名为
列宁格勒,“格勒”在俄语中为城市的意思。直到1992年1月,为了给城市重新命名,圣彼得堡市又举行了一次全民投票。结果,大多数人赞同改回圣彼得堡老名。这样做,一是为了纪念彼得大帝,同时,也标志着苏联时代的结束!
二战时期的列宁格勒
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圣彼得堡当时叫做列宁格勒。这里曾上演了一段悲壮的历史,
德国法西斯军队将这座城市围困了872天(从1941年9月8日到1944年1月27日),是二战时期持续时间最长的围困于反围困作战。
希特勒扬言:“让彼得堡这座城市在地球表面上消失。”
俄罗斯人开始了艰难的
列宁格勒保卫战。城市的人们每天只能得到125克面包,许多人被饿死,冻死。但
苏联红军不屈不饶,拼死反抗,没有让敌人再前进一步。
列宁格勒保卫战终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是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据统计,列宁格勒城内共有642000人死于饥饿与严寒,两万多人死于德军的空袭与炮击,3200幢建筑被摧毁,城市面目全非,街道变成了瓦砾堆。战后人们重建家园,将被法西斯炮火毁坏的古迹一一修复,经过
艺术家和工匠们的艰苦劳动,这座城市又再现昔日风采。
俄罗斯历史名城
![动植物资源多种多样 动植物资源多种多样]()
动植物资源多种多样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文化和历史名城,以建筑的精美闻名于世,素有“地上博物馆”之称。彼得保罗要 塞、
彼得大帝夏宫、
斯莫尔尼宫、冬宫、
喀山大教堂、圣伊萨克大教堂等建筑高雅华贵、多姿多彩。闻名遐迩的冬宫,坐落在圣彼得堡皇宫广场。1917年沙皇被推翻以后,这座昔日沙皇的宫殿便成了十月革命的象征。1922年它成为与之相邻的
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一部分。另外,普希金、
莱蒙托夫、
高尔基等许多俄国著名诗人和作家都曾在此生活和从事创作。
在俄罗斯历史上,圣彼得堡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
十月革命均在这里爆发。炮轰冬宫的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如今还靠在涅瓦河边,发出十月革命第一声炮响的
大炮还昂首指着冬宫。二战期间,这座城市被德国法西斯军队围困900天,寒冷和饥饿夺走了几十万人的生命。但英雄的圣彼得堡人民依靠自己的勇气、意志和信心守护着自己的城市,直至取得了反围困的胜利。
卫国战争后,苏联政府授予圣彼得堡“
英雄城”的荣誉称号,圣彼得堡人的精神也成了俄罗斯民族精神的象征。
如今的圣彼得堡是俄罗斯重要的教学和科研中心之一,这里拥有40多所高等院校和400个科研机构,其中包括彼得大帝时代建立起来的
科学院。圣彼得堡也是俄罗斯仅次于莫斯科的第二大工业中心和重要的海港和造船基地。
圣彼得堡因其地处北纬60度,仲夏时节,
日照近20个小时,“白夜”是圣彼得堡的奇观。它通常发生在6、7月间,在夕阳西下与旭日东升之间只有短暂的若明若暗的间隙,人们无需掌灯,便可在街上读书看报。
马蹄形城市
![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
大圣彼得堡市在
芬兰湾东端(包括
科特林岛)形成一个巨大的马蹄形城镇群:北岸是
居民区、疗养区和旅游区;南岸是文化和
商业中心;东面溯涅瓦河伸展到伊万诺夫斯科耶。市区被涅瓦河支流分成4个部分,涅瓦河左岸(南岸)是海军区,大、小涅瓦河之间是瓦西里区,小涅瓦河与大涅瓦河之间属彼得格勒区,大涅瓦河以东是维堡区。
圣彼得堡还是俄罗斯的重要海港,主要港口位于城市西南部,河流两岸都建有
花岗石的堤岸,港区筑 有防护堤,人工水道与科特林岛上的
喀琅施塔得军港相连。港区主要进口金属管道、
工业装备、化工品、食糖、棉花和水果;出口
机器、木材、
煤炭、钾盐和黄铁矿。客运主要集中在夏季(经波罗的海至
英国)。小型海轮可沿涅瓦河到达拉多加湖,并在此与俄罗斯欧洲地区
内陆水系相联,经
拉多加湖、斯维尔河、
奥涅加湖及白海运河。
轮船可进入白海,与俄罗斯
北冰洋沿岸的北海航线相联,经奥涅加湖、
伏尔加-波罗的海水路,轮船可抵达伏尔加河流域、
里海、
黑海和
亚速海。
城市交通发达,有10条铁路干线呈放射状通向
赫尔辛基、
华沙、莫斯科及俄罗斯其他大城市。
文化名城
圣彼得堡是一座文化名城。这里有彼得大帝时代建起的科学院,有40多所高等院校和400多个科研机构。其中著名的有1819年成立的国立
圣彼得堡大学、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
圣彼得堡国立建筑设计大学、
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和
北极和南极研究所以及永冻土研究所。市内建有50多所博物馆,被誉为博物馆城,著名的俄罗斯博物馆创建于1895年。城内的俄罗斯古建筑群享有盛名,属于18世纪早期的主要建筑群有:彼得保罗要塞及
彼得保罗大教堂(彼得大帝的葬地),海军部岛上彼得大帝的夏花园及园中的夏宫等。这些建筑群具有俄国早期巴罗克式建筑的特征:古朴、雄伟、稳重。18世纪后期的建筑有斯莫尔尼宫、冬宫、塔弗列奇宫、阿尼奇科夫宫(十月革命后改名后少年宫)。19世纪初的主要建筑有:宏伟的喀山大教堂、高达101米的伊萨克基辅大教堂等。许多俄国著名诗人和作家,如普希金、莱蒙托夫、高尔基等人都曾在此生活和从事创作。
北方首都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仅次于莫斯科的
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也是俄西北地区
中心城市,又称“北方首都”。它拥有4000多个
工业企业,其产值占俄罗斯工业总产值的6%,工业品畅销全国。工业以舰船、动力机械等
制造业为主,造船业规模在
独联体居首位,能生产大型原子能破冰船,还生产各种车辆、
电机和兵器。其次为
化学工业,生产过磷酸钙(以
科拉半岛的磷灰石为原料)、轮船和其他合成橡胶产品、塑料及其制品以及合成纤维等。纺织、食品和日用
消费品工业也很发达,有棉、麻纺织品、服装及靴鞋业等。工业所需电力来自附近的泥炭发电站以及
沃尔霍夫河、斯维尔河、武奥克萨河上的水电站。
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 (Saint Petersburg) 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东端的涅瓦河
三角洲,是俄罗斯通往欧洲的“窗口”。现有人口约500万(2006年7月)。整座城市由40多个岛屿组成,市内水道纵横,700多座桥梁把各个岛屿连接起来。风光旖旎的圣彼得堡因而有“北方
威尼斯”的美誉。因其地处北纬60度,每年初夏都有“白夜”现象。
![圣彼得堡主要建筑 圣彼得堡主要建筑]()
圣彼得堡主要建筑(5张) 这座历史名城由彼得大帝于1703年所建,以东正教圣徒彼得的名字对其命名,故称圣彼得堡。1712至1918年,它一直是俄国首都,因此得名“北方之都”。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与德国互为敌国,俄国遂用斯拉夫语表示城市的“格勒”取代来自德语的“堡”,圣彼得堡被改名为彼得格勒(Petergrad)。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该城又改称列宁格勒(Leningrad)。1991年12月
苏联解体后,这座城市恢复了它的原名圣彼得堡。
在俄罗斯历史上,圣彼得堡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均在这里爆发。炮轰冬宫的“阿芙乐尔”号
巡洋舰如今还靠在涅瓦河边,发出十月革命第一声炮响的大炮还昂首指着冬宫。在苏联
卫国战争年代,这座城市被德国
法西斯军队围困900天,寒冷和饥饿夺走了几十万人的生命。但英雄的圣彼得堡人民依靠自己的
勇气、意志和信心守护着自己的城市,直至取得了反围困的胜利。卫国战争后,苏联政府授予圣彼得堡“英雄城”的荣誉
称号,圣彼得堡人的精神也成了俄罗斯民族精神的象征。
圣彼得堡的名胜古迹闻名遐迩,这里有大量18-19世纪的著名建筑:
彼得保罗要塞、彼得大帝夏宫、斯莫尔尼宫、
冬宫、喀山大教堂、伊萨基辅大教堂等建筑高雅华贵、多姿多彩。闻名遐迩的冬宫,坐落在圣彼得堡皇宫广场。1917年沙皇被推翻以后,这座昔日沙皇的宫殿便成了十月革命的象征。1922年它成为与之相邻的国立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一部分。
许多俄国著名诗人和作家,如
普希金、莱蒙托夫、
高尔基等人都曾在此生活和写作。这座城市还孕育、培养了格林卡、柴可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等艺术名流。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重要的教学和科研中心之一,有彼得大帝时代建立起来的科学院。全市共有40多所高等院校、400个科研机构,其中有著名的国立圣彼得堡大学、国立圣彼得堡技术大学、北极和南极研究所以及永冻土研究所。市内建有50多所
博物馆,有“博物馆城”之称。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仅次于莫斯科的第二大工业中心,也是重要的海港和造船基地。工业以舰船、动力机械等制造业为主,能生产大型原子能破冰船,化学、纺织和食品工业也很发达。
此外,这座城市还以体育氛围浓厚而著称。圣彼得堡每年举办1000多项体育赛事,其中100多项为全国性和国际性赛事。1993年至2008年,来自圣彼得堡的
运动员们,已经在国际和欧洲的重大体育比赛中共获得220多枚金牌。这里建有4所高等和中等体育院校、98所少年体校、2所奥运后备人才培训学校,以及5所高级体育人才培训学校,所有在校学生数量约7.3万人。
圣彼得堡1988年与中国
上海市结为友好城市。
人口
2010年1月1日圣彼得堡市人口为4,600,276人。2003年平均收入为6179
卢布(约合176欧元)。该城居民主要为
俄罗斯族(占89.1%),其他还有
乌克兰人(3%)、
犹太人(2.1%)、
白俄罗斯人(1.9%)和
鞑靼人(0.9%)。其他居民占3%,包括
芬兰人、
爱沙尼亚人、
日耳曼人、
波兰人、
越南人、
华人等。
旅游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最大的
港口。
旅游资源丰富,有与城市历史一样长久的涅瓦大街;位于十二月党人广场上的青铜骑士是圣彼得堡市标志性雕塑;冬宫(现为国立艾尔米塔日博物馆)和法国巴黎的
卢浮宫、美国
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齐名,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建筑豪华壮丽的夏宫,被誉为“俄罗斯的
凡尔赛”。同时,圣彼得堡是花样滑冰流派的发源地。
代表宫殿
冬宫(Зимний дворец):原为俄罗斯帝国的皇宫,现为
埃尔米塔日博物馆的一部分。宫前为半圆形的总参谋部广场和亚历山大纪念碑。坐落在皇宫广场上,建于1754年至1762年间,是历代
沙皇的皇宫。建筑风格为
巴洛克式,共3层,有大小殿堂和房间1000多间,内外装饰极为奢华。
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冬宫被改变成
博物馆,收藏各种古董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珍品近300万件,按照史前文化、
希腊罗马文化、东方文化和俄罗斯文化几大专题陈列,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藏品最多的博物馆之一。
重要宫殿
![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
夏园(Летний сад):位于冬宫东边,是一座
简朴的两层建筑。其附属花园内有“工程师棱堡”(Инженерный замок),是沙皇
保罗一世的遇刺地。
夏宫(Летний дворец)
彼得宫(Петродворец):原名“彼得霍夫宫”(Петергоф),坐落在圣彼得堡以西29公里的
芬兰湾,是
彼得大帝的夏日皇宫。主要建筑有大
宫殿(Большой дворец)和蒙普
莱西尔宫(дворец Монплезир)。该宫殿以其直通芬兰湾的喷泉阶梯和园林内众多设计巧妙的喷泉而闻名。
奥拉宁鲍姆(Ораниенбаум):位于
彼得宫城以西12公里,由彼得大帝宠臣、圣彼得堡市长
亚历山大·缅什科夫修建,内有大宫殿、
中国宫等建筑。
皇村(Царское Село):现名“
普希金城”,位于圣彼得堡以南25公里,内有
叶卡捷琳娜宫(Екатерининский дворец)、亚历山大宫(Александровский дворец)等建筑。
叶卡捷琳娜宫内的
琥珀宫曾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
巴甫洛夫斯克(Павловский дворец):位于圣彼得堡以南30公里,由
苏格兰建筑师查尔斯·卡梅隆为
![水路长达1908公里 水路长达1908公里]()
水路长达1908公里
保罗一世沙皇建造,其附属园林是俄国最大的
公园,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花园之一”。
加特契纳(Гатчина):位于圣彼得堡以南50公里,是保罗一世沙皇的行宫和
军事要塞。
塔夫利宫(Таврический дворец):是叶卡捷琳娜二世送给其情夫
波将金的礼物。
缅希科夫宫(Меншиковский дворец)。
大理石宫(Мраморный дворец)。
尤苏波夫宫(Юсуповский дворец):位于莫伊卡运河旁,是尤苏波夫家族的住所,1916年“恶僧”格里高利·拉斯普京在该宫殿里被保皇派
贵族谋杀。
教堂
伊萨基辅大教堂(Исаакиевский собор):俄罗斯帝国的
主教堂,也是圣彼得堡最大的教堂。以
罗曼诺夫王朝的守护神——
达尔马提亚的圣伊萨克命名(他的庆祝日和彼得大帝的生日在同一天)。
喀山大教堂(Казанский кафедральный собор):由沙皇保罗一世下令仿照
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建造。十月革命后成为“反宗教博物馆”。
基督喋血大教堂(Храм Спаса на Крови),修建于
亚历山大二世的遇刺地点之上。外观与
红场的瓦西里·勃拉仁内教堂相似。
切斯马教堂(Чесменская церковь),以1770年俄国舰队打败
土耳其海军的切斯马海战命名,外观红白相间的条纹,十分醒目。
主显圣容大教堂(Спасо-Преображенский собор)
三一大教堂(Троицкий собор)
参孙大教堂(Сампсониевский собор)
施洗者约翰教堂(Церковь Иоана-Предтечи)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Александро-Невская лавра)
博物馆
圣彼得堡拥有200多座博物馆,其中有许多都设于历史建筑内。最大的博物馆是
埃尔米塔日博物馆,为前皇家宫殿,拥有大量的艺术收藏。
俄罗斯博物馆(Русский музей)是一座专门展出俄国美术作品的大型博物馆。一些著名的圣彼得堡人,包括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亚历山大·勃洛克、
弗拉基米尔·纳博可夫、
安娜·阿赫玛托娃、
淑雪兼珂、
约瑟夫·布罗茨基的故居,以及一些南郊的宫殿和著名建筑如圣以撒大教堂,也被纳入公共博物馆。
艺术房间(Kunstkamera)由彼得大帝建立于1714年,收集来自世界各地的珍品,有时被认为是在俄罗斯的第一个博物馆,已演变成现今的彼得大帝人类学与民族学博物馆(Музея антропологии и этнографии)。俄罗斯民族学博物馆,系由俄罗斯博物馆分出,专门俄罗斯、前苏联和俄罗斯帝国人民的文化。
其他著名的博物馆包括中央海军博物馆(Военно-морской музей),设在旧圣彼得堡证券交易所大楼内;动物学博物馆(Зоологический музей);铁路博物馆(Varshavsky Rail Terminal);列宁格勒保卫战博物馆(Музей обороны Ленинграда);圣彼得堡历史博物馆,在
彼得保罗要塞内;以及炮兵,工兵和通信兵军事历史博物馆。
埃尔米塔日博物馆(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Эрмитаж)
俄罗斯博物馆(Русский музей)
历史蜡像馆(Исторический музей восковых фигур)
人种学和人类学博物馆(Музея антропологии и этнографии)
动物学博物馆(Зоологический музей)
基洛夫博物馆(Музей Сергея Кирова)
列宁格勒保卫战博物馆(Музей обороны Ленинграда)
海军博物馆(Военно-морской музей)
公园
圣彼得堡拥有200多座博物馆,其中有许多都设于历史建筑内。最大的博物馆是
埃尔米塔日博物馆,为前皇家宫殿,拥有大量的艺术收藏。
俄罗斯博物馆(Русский музей)是一座专门展出俄国美术作品的大型博物馆。一些著名的圣彼得堡人,包括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亚历山大·勃洛克、
弗拉基米尔·纳博可夫、
安娜·阿赫玛托娃、
淑雪兼珂、
约瑟夫·布罗茨基的故居,以及一些南郊的宫殿和著名建筑如圣以撒大教堂,也被纳入公共博物馆。
艺术房间(Kunstkamera)由彼得大帝建立于1714年,收集来自世界各地的珍品,有时被认为是在俄罗斯的第一个博物馆,已演变成现今的彼得大帝人类学与民族学博物馆(Музея антропологии и этнографии)。俄罗斯民族学博物馆,系由俄罗斯博物馆分出,专门俄罗斯、前苏联和俄罗斯帝国人民的文化。
其他著名的博物馆包括中央海军博物馆(Военно-морской музей),设在旧圣彼得堡证券交易所大楼内;动物学博物馆(Зоологический музей);铁路博物馆(Varshavsky Rail Terminal);列宁格勒保卫战博物馆(Музей обороны Ленинграда);圣彼得堡历史博物馆,在
彼得保罗要塞内;以及炮兵,工兵和通信兵军事历史博物馆。
其他
彼得大帝青铜骑士像,为该城
标志性建筑。
马林斯基剧院(Мариинский театр):创建于1730年,俄罗斯最著名的
歌剧和
芭蕾舞剧都在这里上演
彼得保罗要塞(Петропавловская крепость)
海军部(Адмиралтейство)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Крейсер «Аврора»):原为
沙俄帝国海军主力军舰之一。1917年俄国
十月革命时,由革命军队掌握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向沙皇王朝的最后
堡垒——冬宫发起了进攻。冬宫的被攻克,标志着统治俄国几个世纪的沙皇
王朝被彻底推翻,十月革命取得了
完全的
胜利。作为十月革命的功勋舰,“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被固定在涅瓦河上,作为
永久性的纪念。
斯莫尔尼宫(Смольный институт):即斯莫尔尼女子学校,十月革命中成为革命的指挥
中枢。现为圣彼得堡市长办公地
皮斯卡廖夫公墓(Пискарёвское мемориальное кладбище)。
旅游攻略
时差:比北京时间晚4个小时。
古迹:普希金城是首选,看看诗人中学时的寝室,弹过的钢琴。从市区出发,车程约为1 个半小时。
交通:海南航空运营北京至圣彼得堡直达航班,每周三和每周日下午北京时间15点从北京首都机场起飞,当地时间19点到达圣彼得堡,航班号HU7965。每周三和每周日当地时间21点20分从圣彼得堡起飞,北京时间周四和周一上午9点10分到达北京,航班号HU7966.
语言:圣彼得堡的英语普及程度远比莫斯科高,不少出租车司机手里都拿着英俄词典认真地学习英语。恃着普通英文水平大可放心前往。
艺术场所:到文学咖啡馆去喝杯咖啡,到玛琳卡剧院看场芭蕾,是小资MM 玩转圣彼得堡必备项目。
饕餮地图:美食首推名贵的鲑鱼鱼子酱,口感特别,不妨买上几小瓶送朋友。价格在300卢布左右,约合人民币100元起。捎上一两瓶伏特加送男友不错,有三个名牌:斯米尔诺夫,水晶和首都。喝伏特加酒要一饮而尽,忌小口。它是调制鸡尾酒的基酒,“血红玛丽”就是用番茄汁与之勾对的。
[1]经济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推进,圣市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工业和建筑业比重逐年下降,
第三产业比重增加。2002年工业在地区生产总值构成中所占比例仅有26%,建筑业7.5%。而商业和饮食业则达到22%,运输和通信达到14.3%。圣市第三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在全俄排在第二位,居莫斯科之后。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仅次于莫斯科的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俄西北地区中心城市,又称“北方首都”。它拥有4000多个
工业企业,其产值占俄罗斯工业总产值的6%,工业品畅销全国。工业以舰船、动力机械等制造业为主,造船业规模在独联体居首位,能生产大型原子能破冰船,还生产各种车辆、电机和兵器。
2002年1-11月,依靠各种投资渠道对
固定资产的投资额达到165亿卢布(增长了63%)。
2002年头11个月各级预算的税收和其他上缴费用为208亿卢布(增加了30.3%)。
2001年圣彼得堡投资工作的结果证明,整个经济和社会领域比较稳定,经济增长的趋势也具有稳定性。这一年依靠各种融资渠道用于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固定资产
投资额大约是330亿卢布(增长27%)。在吸引外资方面比2000年同类指标提高了8%,大约是3.8亿美元。2001年,列宁格勒州政府签订了62个有关进行投资活动的合同,总金额7.897亿美元,包括与外国投资者签订的数额为7.10亿美元的21个合同。
资源
圣彼得堡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几乎覆盖整个列宁格勒州的河流湖泊,条条河流将列宁格勒州与国内外的一些地区连接起来。河湖中鱼类有约80种。1800个湖泊中最大的是拉多加湖,它是欧洲第一大湖,面积超过1.81万平方公里。该州河流总长度为5万公里,几条大河是涅瓦河、斯维里河、沃尔霍夫河和武奥克萨河。在沃尔霍夫河、斯维里河、武奥克萨河、纳尔瓦河上建有水力发电站,还有基里希国营地方发电站、列宁格勒核电站。
动植物资源多种多样,有60种哺乳动物,330种鸟类。自然景观千差万别,在维堡湾和北拉多加湖有岩岛,在拉多加湖南岸有大片沼泽,在卡累利阿地峡有布满花岗岩漂砾的冰川低谷,涅瓦河以南是平原和丘陵。列宁格勒州地处南泰加林地带,森林面积占全州面积的55.5%,沼泽占12%。
圣彼得堡的矿藏有铝土、粘土、磷钙土、页岩、花岗岩、石灰岩和沙子。人口超过168万(不包括圣彼得堡的居民),其中城市人口占66%,农业人口占34%,有劳动能力的居民占总人口的45%
[2]。
交通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
交通枢纽,有12条
铁路干线在此交汇。最大
海港,吞吐量每年近1000万吨。这里是重要的国际航空港,11条航线同国内200多个城市以及20多个国家通航。市内有200多条公共电汽车线,
地下铁道总长近100公里。
圣彼得堡的交通十分发达。铁路长达3000多公里,其中30%是电气化铁路。货物
运输量每年超过1亿吨。公路超过1.3万公里。正在修建环圣彼得堡的公路。
水路长达1908公里。年货运量达1500多万吨。河运港口有列宁格勒港、波德波罗日耶港和斯维里察港。拥有配置了现在化货物加工和运输技术设备的波德波罗日耶港、斯维里察港,以及两个海港——维堡海港和维索茨克海港。2001年12月,俄联邦总统普京出席了普里莫尔斯克海港一期工程隆重的开工仪式。石油终端设备开工建设,这里是波罗的海管道系统的终点。第一期工程的年运输能力是1200万吨,第二期可望达到1800万吨。港口的发展可使货物运输量进一步提高到4500万吨。
2001年12月,开始建设乌斯季卢加港煤炭装卸站。按照总的规划,港口的年货运量为3500万吨。这里还将建设矿肥、矿石、集装箱和木材装卸站。在通航期,西北河运轮船公司的货轮可以通过列宁格勒州的水路运送4000万吨各类货物。
文化
列宁格勒州有发达的
文化机构网络,其中包括:俱乐部和文化宫、自由活动团体、综合性图书馆、儿童图书馆、29家博物馆,以及许多历史和文化古迹,包括世界级的古迹(《老拉多加村》博物馆保护区;少女山伊万哥罗德城堡建筑群;施吕瑟尔堡的奥列舍克要塞;俄罗斯最珍贵的木建筑古迹;加特契纳宫殿花园建筑群等等),还有100多所艺术学校和文化学校、6家国家剧院、3家市剧院。总之,列宁格勒州
历史文化古迹丰富,该地区保留下来的古迹有3900多处,其中大约一半属于城市建设古迹。
圣彼得堡是一座文化名城。市内建有50多所
博物馆,被誉为博物馆城,著名的俄罗斯博物馆创建于1895年。城内的俄罗斯古建筑群享有盛名,属于18世纪早期的主要建筑群有:彼得保罗要塞及彼得保罗大教堂(彼得大帝的葬地),海军部岛上彼得大帝的夏花园及园中的夏宫等。这些建筑群具有俄国早期巴罗克式建筑的特征:古朴、雄伟、稳重。18世纪后期的建筑有斯莫尔尼宫、冬宫、塔弗列奇宫、阿尼奇科夫宫(十月革命后改名后少年宫)。19世纪初的主要建筑有:宏伟的喀山大教堂、高达101米的伊萨克基辅大教堂等。许多俄国著名诗人和作家,如普希金、莱蒙托夫、高尔基等人都曾在此生活和从事创作。
![俄罗斯博物馆 俄罗斯博物馆]()
俄罗斯博物馆
教育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重要的
教学和
科研中心之一,这里拥有40多所高等院校和400个科研机构,其中包括彼得大帝时代建立起来的科学院。圣彼得堡作为俄罗斯的教育中心,全市拥有各类高等学府八十多座和一些欧美办的大学,其中有世界著名的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
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加里宁工程学院,五十年代大量中国学生在此留学)、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中国老一辈光学专家的求学地圣彼得堡国立精密机械和光学学院、2000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的母校电工大学和
门捷列夫工作过的圣彼得堡国立工艺学院等一大批历史悠久的大学。
在众多的学校中,尤其是艺术类院校是彼得堡的骄傲,它们不仅是俄罗斯最优秀的,也是世界名列前茅的,如它的
美术、
音乐和
芭蕾舞,列宾美术学院是世界四大美术学院之一,音乐学院与奥地利维也纳的音乐学院齐名,芭蕾舞更是世界首位。在彼得堡仅国立的艺术院校就有八所,这些艺术院校和美丽的城市,使彼得堡成为世界当之无愧的艺术之都。
彼得堡还是俄罗斯重要的医学研究教育基地,它有欧洲十大著名医科大学之一的巴甫洛夫医科大学和米奇尼科夫医学院,世界唯一的儿科医学院,彼得堡大学医学系,药剂学院等一批俄罗斯优秀的医科大学。当地还有几十所医学研究院和科学院。
![圣彼得堡大学 圣彼得堡大学]()
圣彼得堡大学
姊妹城市
芬兰
图尔库,缔结年份:
1953年
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
克罗地亚
萨格勒布,
缔结年份:
1968年
日本
大阪,缔结年份:
197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上海,缔结年份:
1988年
澳大利亚
墨尔本,缔结年份:1989年
美国
洛杉矶,缔结日子:1989年12月8日
美国
兰辛,缔结年份:
1992年
荷兰
鹿特丹
中华人民共和国
青岛,缔结年份:
2007年
伊朗
伊斯法罕,缔结年份:
1999年
意大利
米兰
匈牙利
德布勒森
德国
汉堡
英国
伯明翰
塞尔维亚
贝尔格莱德
印度
孟买
斯洛伐克科希策
德国
德累斯顿
波兰
华沙城市球队
球队名称
名字:
圣彼得堡泽尼特
英文名:Zenit St Petersburg
国语译名:圣彼得堡泽尼特
成立年份:1925
球场:彼得罗夫斯基
体育场
所属
国家:俄罗斯
联赛级别:俄超
球队阵容
NO | 名字 | 身高cm | 体重kg | 生日 | 国籍 | 出场 | 替补 | 进球 | 红 | 黄 |
前锋 |
36 | 斯塔尼斯拉夫·马蒂亚什 | 176.0 | 71.0 | --1991-05-23 | 俄罗斯 | 0 | 0 | 0 | 0 | 0 |
33 | 帕维尔·伊格纳托维奇 | 177.0 | 68.0 | --1989-05-24 | 俄罗斯 | 0 | 0 | 0 | 0 | 0 |
31 | 维塔利·加利什 | 183.0 | 72.0 | --1990-05-13 | 俄罗斯 | 0 | 0 | 0 | 0 | 0 |
9 | 法提赫·特克 | 180.0 | 75.0 | --1977-09-09 | 土耳其 | 0 | 0 | 0 | 0 | 0 |
中场 |
35 | 安东·索斯宁 | 178.0 | 72.0 | --1990-01-27 | 俄罗斯 | 0 | 0 | 0 | 0 | 0 |
30 | 帕维尔·科莫洛夫 | 175.0 | 67.0 | --1989-03-10 | 俄罗斯 | 0 | 0 | 0 | 0 | 0 |
57 | 阿列克塞·约诺夫 | 180.0 | 69.0 | --1989-02-18 | 俄罗斯 | 0 | 0 | 0 | 0 | 0 |
20 | 维克托·菲祖林 | 180.0 | 72.0 | --1986-04-22 | 俄罗斯 | 0 | 0 | 0 | 0 | 0 |
15 | 罗曼·希罗科夫 | 190.0 | 83.0 | --1981-07-06 | 俄罗斯 | 0 | 0 | 0 | 0 | 0 |
27 | 伊戈尔·丹尼索夫 | 180.0 | 70.0 | --1984-05-17 | 俄罗斯 | 0 | 0 | 0 | 0 | 0 |
23 | 绍博尔茨·胡斯蒂 | 170.0 | 73.0 | --1983-04-18 | 匈牙利 | 0 | 0 | 0 | 0 | 0 |
34 | 弗拉季米尔·比斯特罗夫 | 178.0 | 69.0 | --1984-01-31 | 俄罗斯 | 0 | 0 | 0 | 0 | 0 |
21 | 伊戈尔·塞姆索夫 | 170.0 | 69.0 | --1978-04-06 | 俄罗斯 | 0 | 0 | 0 | 0 | 0 |
18 | 康斯坦丁·济里亚诺夫 | 180.0 | 72.0 | --1977-10-05 | 俄罗斯 | 0 | 0 | 0 | 0 | 0 |
11 | 拉德克·西尔 | 180.0 | 72.0 | --1981-03-20 | 捷克 | 0 | 0 | 0 | 0 | 0 |
10 | 丹尼 | 180.0 | 70.0 | --1983-08-07 | 葡萄牙 | 0 | 0 | 0 | 0 | 0 |
25 | 费尔南多·里克森 | 180.0 | 71.0 | --1976-07-20 | 荷兰 | 0 | 0 | 0 | 0 | 0 |
后卫 |
37 | 德米特里·格雷贝内夫 | 173.0 | 64.0 | --1991-01-28 | 俄罗斯 | 0 | 0 | 0 | 0 | 0 |
2 | 亚历山大·安尤科夫 | 178.0 | 70.0 | --1982-09-28 | 俄罗斯 | 0 | 0 | 0 | 0 | 0 |
14 | 托马斯·胡博坎 | 180.0 | 74.0 | --1985-09-17 | 斯洛伐克 | 0 | 0 | 0 | 0 | 0 |
0 | 米歇尔·卢姆 | 180.0 | 70.0 | --1988-01-09 | 丹麦 | 0 | 0 | 0 | 0 | 0 |
6 | 尼古拉斯·隆巴尔茨 | 190.0 | 73.0 | --1985-03-20 | 比利时 | 0 | 0 | 0 | 0 | 0 |
4 | 伊维卡·克里扎纳奇 | 190.0 | 80.0 | --1979-04-13 | 克罗地亚 | 0 | 0 | 0 | 0 | 0 |
5 | 金东进 | 180.0 | 74.0 | --1982-01-29 | 韩国 | 0 | 0 | 0 | 0 | 0 |
3 | 费尔南多·梅拉 | 190.0 | 85.0 | --1978-06-05 | 葡萄牙 | 0 | 0 | 0 | 0 | 0 |
门将 |
1 | 卡米尔·康托法尔斯基 | 190.0 | 82.0 | --1978-06-03 | 斯洛伐克 | 0 | 0 | 0 | 0 | 0 |
16 | 弗亚切斯拉夫·马拉费耶夫 | 190.0 | 76.0 | --1979-03-04 | 俄罗斯 | 0 | 0 | 0 | 0 | 0 |
教练 |
0 | 阿纳托利·达维多夫 | 175.0 | 70.0 | --1953-11-13 | 俄罗斯 | 0 | 0 | 0 | 0 | 0 |
0 | 卢西亚诺·斯帕莱蒂 | 180.0 | 75.0 | --1959-03-07 | 意大利 | 0 | 0 | 0 | 0 | 0 |
火炬到达时间
北京2008年
奥运会火炬接力途经圣彼得堡时间:
2008年4月5日(
星期六)。
经纬度:北纬五十九度五十六分,东经三十度二十分
圣彼得堡音乐学院
圣彼得堡国立音乐学院建立起,具有明显特色的
俄罗斯音乐演奏风格由几代俄罗斯歌唱家、
钢琴家、指挥家、弦乐、管乐演奏家信逐渐发展起来。他们在帝国时代,在私营歌剧公司,各种演出场合,管弦乐及合唱队与外国同行们进行了成功的竞争。大批来自意大利、波西米亚及德国等地的
音乐家涌入俄国。他们定在俄国长期学习、研究俄罗斯音乐。到了十九世纪初,圣彼得堡已经能够与维也纳、
巴黎、布拉格、
伦敦及柏林平起平坐,展开了向世界艺术家的竞争。正是这样,于1824年
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的第二场演出。曾经来圣彼得堡访问演出的著名音乐家有:
李斯特、柏辽兹、
舒曼、瓦格纳等。贝多芬就是在这儿获取了撰写弦乐四重奏的委托书。
威尔第在此获取了为歌剧谱曲的委托。自那时起,圣彼得堡显为人知的作曲学校出现了。以伟大的民族
作曲家德米特·伯特杨斯基,亚力山大·达勒加莫目斯基,米哈依·格林卡的具有当俄罗斯民族音乐特征的作品为基础状大、发展起来了。
目前学院有学生1400名,其中1/5是外国留学生,学院下设七个系:如管弦系、钢琴系、发生学系、指挥系、歌剧表演系(包括芭蕾表演),民间
乐器系、乐理乐史、作曲系。这里还尽最大可能性提供职业训练,有各种表演、作曲、音乐学院研究和教学的机会,并且设置一些针对个人的练习,如独奏练习、精神掌握强化训练以及为学校或公众进行演出的机会,这些都是学院学习的重要部分,个人练习的费用和学费被付给管弦乐附的演奏者,歌唱者、指挥、作曲、编曲、歌剧演员等。
圣彼得堡-美食特色
![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11张) 酸:面包、牛奶是酸的,菜汤也是酸的。
冷:午餐时多数是冷盘。红黑
鱼子、各种
香肠、火腿、红鱼、咸鱼、酸蘑菇、
酸黄瓜、凉拌菜、奶酪等,都凉吃。冷饮吃得很多,零下30多度照吃冰淇淋。汤:午餐、晚餐必喝汤。有各种肉汤、鱼汤、酸菜汤、白菜汤等,夏天还有冰汤。“
红菜汤”是一道有名的风味。
酒:烈性酒,而且一般酒量都大。
茶:喝红茶,加柠檬片和糖。倒茶时,先从茶壶里倒出一些酽茶,然后用水冲淡。
主食:以
黑麦、小麦面粉制成的面包。黑面包是俄罗斯人爱吃之物,并常以此为待客的食品。粥是各种麦子煮的,或者用
荞麦煮。
荞麦粥里往往放有鸡蛋、洋葱、蘑菇、原汁汤、鸡肉或别的肉类。
副食:主要爱吃鱼、虾、羊肉、青菜和水果。如羊肉串、羊肉汤、烤羊肉、炸羊肉、炸羊肠等。
蔬菜:是黄瓜、西红柿、土豆、萝卜、生菜和洋葱。但俄罗斯人不吃某些海物(乌贼、海蜇、海参)和木耳。